首页> 中文学位 >北魏乐舞百戏形象研究
【6h】

北魏乐舞百戏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历史背景

1.2 概念的界定

1.2.1 俑

1.2.2 乐舞俑

1.2.3 百戏

1.3 研究现状与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二章 墓葬中的乐舞百戏俑

2.1 北魏墓葬的分区

2.1.1 河套至雁北地区

2.1.2 洛阳及其附近地区

2.1.3 关中地区

2.1.4 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及北京地区

2.1.5 山东地区

2.1.6 辽宁朝阳及周边地区

2.2 北魏墓葬出土乐舞俑研究

2.2.1 北魏墓葬出土乐舞俑、杂技百戏俑情况

2.2.2 北魏墓葬出土乐舞俑、杂技百戏俑的考古学研究

第三章 北魏墓葬壁画、棺椁中所见乐舞百戏形象

3.1 北魏墓葬壁画、棺椁等乐舞百戏形象的基本发现

3.1.1 北魏中期墓葬壁画、棺板漆画等乐舞百戏形象的考古发现

3.1.2 北魏晚期乐舞百戏形象的考古发现

3.2 北魏墓葬壁画、棺椁等乐舞百戏形象的类型学分析

3.2.1 北魏早期

3.2.2 北魏中期

3.2.3 北魏晚期

第四章 云冈石窟北魏时期乐伎形象

4.1 云冈石窟乐伎形象的类型学研究

4.2 云冈石窟乐器的类型学研究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的北魏时间从拓跋珪称魏始,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止,即公元386—534年。文章通过对北魏时期不同地区墓葬出土的乐舞百戏形象的对比,得出数据,来探讨北魏时期的乐舞百戏形象,进而探讨文化交融在艺术方面的影响。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主要运用北魏墓葬出土的乐舞百戏形象的材料,即:乐舞百戏俑、壁画所见乐舞百戏形象、棺椁柱础所见乐舞百戏形象,主要运用考古类型学、历史学、民族学、音乐史学、舞蹈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成果,研究墓葬乐舞百戏的情况。
  文章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北魏时期所处的历史背景,然后对俑、乐舞俑、百戏作了简单的定义界定,然后介绍了当前学界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北魏时期各地区墓葬的乐舞百戏俑的出土情况及其类型学分析。主要介绍了北魏时期河套及平城地区、洛阳地区、关中地区、山东地区和华北平原、辽宁地区的墓葬乐舞百戏俑出土的情况,并对出土的乐舞百戏俑进行考古类型学的研究。
  第三部分为北魏墓葬壁画、棺椁等所见乐舞百戏形象的研究。首先梳理介绍了北魏早、中、晚三期墓葬出土壁画等所见乐舞百戏形象,然后对这些形象进行了类型学分类,进而探讨墓葬壁画等所见乐舞百戏形象体现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第四部分为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乐伎形象的研究。主要运用考古类型学和音乐学的方法对云冈石窟第一、第二、第三期的乐伎形象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第五部分为结语。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转型期,尤其在北魏时期,社会状况呈现出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交融的特征。音乐、舞蹈和百戏是随着社会文化转型而变换多样的,研究乐舞、百戏的变化是研究当时社会变化和思想变化的重要方面。北魏乐舞、百戏的转变开启了隋唐文化空前繁荣发展的大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