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得失分特征的比较分析
【6h】

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得失分特征的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相关概念界定

2国内外研究动态

2.1网球运动制胜规律的研究

2.2网球技战术方面的研究

2.3网球比赛统计方面的研究

2.4有关其他竞技比赛项目得失分统计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3技术线路图

4结果与分析

4.1得失分基本规律

4.2得分特征分析

4.3失分特征分析

4.4胜负双方与得失分统计的对比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中国网球公开赛是国际性大型网球赛事,自其2004年举办首届以来,凭借其自身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国际网球优秀选手参赛,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汇集了大、小威廉姆斯,埃拉尼、文奇等世界顶级双打组合,比赛的整体水平和研究意义较高。但是参考以往对于中网女子双打选手的分析,大部分集中于选手之间技、战术的比较,通过比较选手之间的发球、接发球等技术层面的分析,找出提高我国与高水平选手之间的差距。这样的分析研究虽然能够较为宏观和整体的对比选手之间的差距,但是无法从微观上了解到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也不能准确的反映队员的竞技状态和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的起伏变化状况。综上所述,本文以2013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选手的得失分特征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影像拍摄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从更加微观的角度找出世界优秀女子双打选手得失分的主要共性特征以及我国选手在得失分方面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同时也通过对得失分特征的分析找出女子双打比赛中的一些制胜规律。旨在为我国女子网球选手在比赛中如何更好的减少失分提供一定的参考,使她们在今后的训练中更有针对性,更好的在比赛中控制好得分和失分这一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更加有利于她们在比赛中的发挥。同时,也为我国女子网球训练提供一定数据上的借鉴和参考。
  研究结果如下:
  (1)从整体比赛得分情况来看,世界高水平女子双打在比赛中对抗双方主动得分主要集中在相持阶段,占到了48%。
  (2)发球制胜分与接发球制胜分的比例相当。
  (3)2013中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双打四强比赛中的七项基本技术致胜球数量依次为发球>接发球>网前截击球>正反手击球>高压球>削球>挑高球,其中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得分合起来占到了总比分的52%。
  (4)底线对抗一般都以最大限度将回球角度拉大,采用平击球的方式提高球速、降低过往网,目的是增强对网前强攻选手的压迫性,避免被抢断,但也因此会增大失误的几率。
  (5)中国选手多是以一前一后阵型打法为主,这种打法要求网前队员寻求出击,要在网前寻找得分点,因此我国选手彭帅在网前主动抢截横向移动的次数上自然就要多于其他国外参赛选手,但失误较多。
  (6)胜方主动得分的数量是对比赛数据所统计的最大值,说明在高水平女子双打比赛中,主动得分能力的强弱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首要条件,而胜方之所以在比赛中获胜,其制胜分与击球的稳定性和低失误率都远远强于负方选手。
  (7)在通过统计发现,一发得分占发球总得分的60%,恰恰说明在双打比赛中高质量的一发是最具有优势的进攻起始,更是实施有效战术意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8)截击球技术在胜负双方各项技术得分统计中得分最高,位列第一,正反手击球技术位列第二。
  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网球女双选手的训练和备战提出以下建议:
  (1)我国在培养高水平双打网球运动员时,应着重加强在比赛中如何提高双打组合主动得分能力,这是赢得比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2)在加强接发球技术训练环节时,应注重对接一发技术的能力提高,加强抢攻意识,同时在训练中配合多样化的接发球技术训练方式,增加球员对比赛局面的掌控能力;并根据对方发球落点的不同位置,灵活选择回球线路,以低风险的回球方式为基础,保证回球的成功率,提高在接二发时回球的攻击性。
  (3)提高反手击球技术灵活多变的线路、增强对于对反的压制、提高反手在比赛中的得分率是我国高水平网球双打选手需要着重研究的方向。
  (4)网球选手在比赛中如何把握关键球的得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自身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我国女双网球选手日常训练和备战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把握关键球的心理稳定能力。
  (5)我国网球女子双打选手在日常的训练和参赛中应加强中前场的抢攻能力,加大建立运动员在网前对抗的信心,在控制减少非受迫性失误前提下,培养我国女子高水平运动员克服网前恐惧抵触心态,丰富总体战术意识,从而增强取得致胜球的能力。
  (6)安排网球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中,应在保证成功率的基础上提高运动员对击球角度控制的能力,注重落点、旋转和力量的有机结合,根据对手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分配,发向对方防守最薄弱的地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