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太宗“崇羲抑献”之因由及其影响
【6h】

唐太宗“崇羲抑献”之因由及其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毕业作品方案

1.1 选题内容、目的和意义

1.2 羲献书法作品分析

1.3 相关创作动态分析

1.4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

第二部分 唐太宗“崇羲抑献”之因由及其影响

2.1 绪论

2.1.1 选题缘起与意义

2.1.2 研究现状与思路

2.2 初唐前书论对羲献书法地位的品评

2.2.1 南朝书论对羲献书法之品评

2.2.2 隋唐书论对羲献书法之品评

2.3 唐太宗“崇羲抑献”之因由

2.3.1书法因素

2.3.2 政治因素

2.3.3 文化因素

2.4 唐太宗“崇羲抑献”观念影响下的唐代书法

2.4.1 贞观年间羲献书法之流传

2.4.2 对后世之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王羲之、王献之,俗称二王,亦以羲献代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自东晋以降,关于羲献书法的研究就不曾停息,笔者依据书论和史料,结合今人的研究成果,对唐太宗“崇羲抑献”的现象进行了专题研究。本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毕业创作《山阴“映”象》的设计方案,第二部分为论文《唐太宗“崇羲抑献”之因由及其影响》。
  第一部分中,笔者分别对羲献书法的特点及后世对其继承和创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引发出笔者在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取舍。笔者以《山阴“映”象》为主题,取“映”之“映射”,兼有“印象”与“影响”之意,旨在表现山阴父子对后世的影响。在草书部分的表现上,笔者打乱了王献之一笔牵连的书写特点,以点代线,力求通过形态各异的点画,营造出沉着痛快的激宕之情,达到新的即视感。另外,在行草书的部分,以董其昌特有的清逸灵和之态,感悟晋人风韵,选取仿绢纸,用浓墨书写时,易造出带有飞白的枯墨线条,呈现出丰富的墨色效果。
  第二部分中,以唐太宗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提出的“崇羲抑献”的观点为论文切入点,对唐太宗独尊王羲之书法的现象进行了研究。首先,以《法书要录》、《墨池编》等论著为基础,对初唐之前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地位的高低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东晋时期、南朝后期和初唐时期王羲之书法更受推崇,而南朝前期和北朝时期,王献之书法更受推崇。其次,初唐时期,唐太宗提出“崇羲抑献”的观念后,王羲之在书法上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笔者通过分析得出,唐太宗提出此观念的背后成因包括其在书法上的师承关系、不同书体在社会中的不同作用、南北朝势力需要融合、玄武门事变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最后,通过史料与图版资料,论述唐太宗“崇羲抑献”观念对后世书法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对此问题作出总结。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历史分析、逻辑推理、文献考辨,梳理了唐太宗“崇羲抑献”的背后原因及造成的影响,解开了太宗此举的源流之谜,并明晰了初唐以后书法发展的脉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