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环境视角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效率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6h】

生态环境视角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效率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3研究目的和内容

1.4本文创新点

1.5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研究理论框架

2.1理论基础

2.2生态环境视角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效率理论

第三章 生态环境视角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指标体系构建

3.3指标数据的优化处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视角下山西省产业转型效率评价分析

4.1研究方法说明

4.2数据来源与说明

4.3产业转型效率评价分析

第五章 生态环境视角下山西省产业转型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1理论分析与假设

5.2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5.3计量模型设定

5.4计量模型检验

5.5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六章 生态环境视角下产业转型效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6.1着重开发利用低污染的新资源

6.2努力形成低耗能和低污染的产业新结构

6.3不断拓宽无污染的对外招商引资的新渠道

6.4积极利用科技创新突破节能减排的新技术

6.5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6.6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修复和传统资源合理开发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结论

7.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声明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资源型地区为保障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能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资源型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渐凸显。在国家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需求背景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以生态环境为突破口,推动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提升产业转型效率,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的融合、协调发展。因而,本文从生态环境视角对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效率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在产业转型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资源型地区生命周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视角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效率理论研究框架。然后,根据研究理论,将产业转型分为投入和产出两个过程,并分别从生态环境和经济要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构建生态环境视角下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效率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包含坏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生态环境视角下山西省的产业转型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然后,通过理论分析与假设,建立生态环境视角下山西省产业转型效率影响因素计量分析模型,对山西省产业转型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资源型地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产业转型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以山西省为例,从生态环境视角研究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的效率,将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转型效率提升结合在一起,扩充了产业转型理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影响生态环境视角下产业转型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结论是:(1)从山西省整体生态环境视角下产业转型效率的测算结果来看,2001—2014年转型效率呈现波动的状态,2007年转型效率最低,2014年转型效率值最大。(2)从山西省11市生态环境视角下产业转型效率的测算结果来看,2005—2014年山西省各市之间的转型效率呈现较大的差异,太原和朔州2005—2014年的转型效率都大于1,说明两市相对于其它地市转型过程中,投入要素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长治、运城和临汾转型效率的均值排在末尾。从空间格局来看,整体上山西省北部区域要优于南部区域,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3)生态环境视角下产业转型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山西省各地市人均GDP、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的比重、移动电话用户数占总人口的比重和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对山西省生态环境视角下产业转型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资源型地区面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生态环境急需改善的双重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业转型效率,实现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需要着重开发利用低污染的新资源;努力形成低耗能和低污染的产业新结构;不断拓宽无污染的对外招商引资的新渠道;积极利用科技创新突破节能减排的新技术;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修复和传统资源合理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