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北朝至初唐胡乐入华初探
【6h】

南北朝至初唐胡乐入华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2、国内外关于“胡乐入华”的研究现状

3、国内外关于“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南北朝至隋胡乐之传入

1.1.2 北齐胡乐

1.1.3 北周胡乐

1.1.4 南朝梁、陈胡乐

1.1.5 隋胡乐

1.2 南北朝至隋胡乐乐种源流考

1.2.1 隋部乐中胡乐乐种源流考

1.2.2 南北朝至隋其他胡乐乐种源流考

1.3 南北朝至隋代表性胡乐作品与乐人

1.3.1 音乐作品

1.3.2 南北朝至隋胡乐乐人

1.4 胡乐乐器与乐队

1.4.1 胡乐乐器

1.4.2 隋胡乐乐队

第二章 初唐对胡乐的兼收并蓄

2.1 胡乐在初唐上层社会的传播

2.2 初唐燕乐对胡乐的吸收

2.2.1 西凉乐

2.2.2 东夷乐

2.2.3 南蛮乐

2.2.4 西戎乐

2.2.5 北狄乐

2.3 初唐雅乐对胡乐的吸收

2.3.1 隋朝雅乐的制定概述

2.3.2 初唐雅乐的制定

2.3.3 初唐祭祀音乐中的胡乐因素

2.3.4 雅乐八十四调乐调理论

2.3.5 雅乐乐队中的胡乐器

2.4 初唐对胡乐器的改良

2.4.1 对胡乐器制作材料、制作工艺的改良

2.4.2 对胡乐器形制与纹饰的改良

2.4.3 对胡乐器演奏方式的改良

2.5 胡乐的艺术风格

2.5.1 节奏鲜明风格热烈

2.5.2 朱紫玄黄的色彩美

2.5.3 舞急转如风,俗谓之胡旋

2.5.4 胡乐器多样的音色特征

第三章 初唐兼收并蓄胡乐中“和”理念的实践

3.1 唐前国之大事“正音”中相对封闭的实践行为与态度

3.2 初唐对胡乐“乐在人和,不由音调”的开放态度

3.3 初唐“和”之观念的音乐实践

3.3.1 祖孝孙“和南北之乐,作十二和之乐’’

3.3.2 “文武之道,各随其时”的初唐文、武舞之和

3.3.3 “戎华兼采”的初唐十部乐之和

3.3.4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胡乐华化之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南北朝到盛唐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举世公认。其艺术成就如此辉煌,多与文化交流有关。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胡乐大规模进入中原,逐步影响与改变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审美趣味;隋唐时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东西-南北的“十字型”文化交流态势,为唐代音乐的吸收、融合、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音乐艺术成就能够达到高峰,其经历了吸收、融合、创新三个阶段,其中关于吸收这一阶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因为它是研究后两个阶段的基础。前人在此方面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杨荫浏、岸边成雄等,但是,其间也存在尚需继续讨论的话题,如胡乐入华的史实与实际影响的考证,关于胡乐吸收的实践原则与艺术观念研究等。
  鉴于此,笔者希望在仔细研读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试图深入探究华夏接受胡乐的实践规律与指导理念。并以史为鉴,提示初唐对待外来音乐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处理本国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提供思路和方法借鉴。故本文从隋胡乐之传入、初唐对胡乐的兼收并蓄、初唐兼收并蓄胡乐中“和”理念的实践进行论述。
  本文首先考察了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的胡乐进入中华的情况,主要对胡乐的乐种、胡乐艺人、胡乐作品和乐器等做出了源流方面的梳理,同时提示了各个朝代宫廷对胡乐的态度与使用,将之作为考察初唐接受和摆置胡乐的事实基础。接下来,本文详细考察了初唐时期雅乐、燕乐吸收胡乐的史实,通过梳理初唐对胡乐乐种、乐律的摆置、分析胡乐艺术本体特征以及考察胡乐器的改良等,提示初唐是如何吸收胡乐的。最后,在考察史实的基础上,本文提示了这一历史时期吸收胡乐的实践规律与实践态度和理念,并认为,“和”之理念,作为吸收胡乐的指导原则,将胡乐摆置入一个尊卑有序的秩序里,在这一秩序中,胡乐的精华被吸收,这虽丰富了艺术创新手段和审美情趣,但并不与华夏文化的传统相冲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