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部脂肪比率与肝脏CT强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6h】

腹部脂肪比率与肝脏CT强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2.1.1 患者一般资料

2.1.2 病例纳入标准

2.1.3 病例诊断情况

2.2 使用设备及材料

2.2.1 CT设备选择

2.2.2 对比剂选用

2.3 研究方法

2.3.1 扫描方法

2.3.2 图像分析

2.3.3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患者基本资料

3.2 患者年龄、AFR与aMHE之间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4.1 肝脏强化扫描的临床意义

4.2 肝脏强化主要影响因素

4.2.1 被检查者个人情况

4.2.2 对比剂因素

4.2.3 扫描方案

4.2.4 病理条件下的肝脏对比剂强化模式

4.3 对比剂的剂量优化原则

4.4 腹部脂肪对肝脏强化的影响

4.4.1 排除脂肪因素的必要性

4.4.2 净体重指数

4.4.3 本研究结果的应用

4.5 腹部脂肪测量的方法及意义

4.5.1 用腹部脂肪衡量肥胖程度

4.5.2 测量脂肪含量的常用方法

4.5.3 多层螺旋CT测量脂肪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肝脏螺旋CT强化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腹部脂肪检测的意义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分析年龄对肝脏CT强化程度的影响有无统计学意义。
  2.分析腹部脂肪含量与肝脏CT强化程度的影响关系,探讨肥胖患者在肝脏CT增强扫描时的对比剂用量。
  研究方法:
  1.患者资料
  本回顾性研究获得单位审查委员会同意,不需要患者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采用团注测试(test bolus)扫描方法获得肝脏强化相关数据,因此,我们在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的存档数据库中选取采用团注测试进行腹部扫描的患者87例。选取的病例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常规腹部扫描未见异常;或仅有轻微异常如肝囊肿、小肝血管瘤等,经作者估计认为不会对肝脏整体强化造成显著影响;患者没有酒精滥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等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超声检查亦均未发现异常征象。
  本研究共搜集符合条件病例87例,其中男性47例,平均年龄55.09±13.27岁,年龄范围34~78岁;女性40例,平均年龄60.43±11.29岁,年龄范围37~77岁。
  2.扫描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要求禁食一晚,均在同一台64排螺旋CT机(Sensation64,德国西门子公司)上进行检查。在进行团注测试扫描以前,所有患者均在吸气末屏气行全腹部平扫(120KV,250mA,5mm层厚,标准重建函数)并选择一个靠近肝门区的层面作为监测层面。然后,通过高压注射器(Stellant,美国Medrad公司)经肘静脉注入15mL对比剂(碘海醇,300毫克碘每毫升,山东长富结晶公司),注射速率为2.3mL/s。团注测试扫描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10s开始,每4s扫描一次,连续监测96s,共扫描24次,获得96幅图像(120KV,40mA,10mm层厚)。在团注扫描过程中患者平静呼吸即可。然后可以按不同要求进行诊断性扫描。
  3.图像分析
  扫描完成后,把获得的图像传送到系统工作站(syngoMMWP,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数据分析。应用系统自带Volume软件进行腹部脂肪测量。我们选择一幅肚脐平面层厚5mm的平扫期图像,按照相关文献介绍的方法[5],沿腹壁外围手工勾画出一个感兴趣区,感兴趣区内CT值在-190Hu到-30Hu的全部像素定义为脂肪组织容积,-190Hu到+1000Hu的像素我们定义为腹部总容积;腹部脂肪比率(AFR)定义为腹部脂肪容积占总容积的百分比。
  应用系统自带DynEva软件分析团注测试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观察肝脏强化程度。我们在肝实质内勾画一个圆形感兴趣区,要求避开大血管、肝脏边缘或可能存在的病灶。软件自动画出感兴趣区的时间密度曲线并计算出其最高强化程度(maximal hepaticenhancement,MHE,感兴趣区强化峰值减去平扫期CT值)。测量重复进行3次并计算平均值(图1)。本研究中,为了消除患者体重及造影剂相对使用量的影响,我们以调整后肝脏最高强化程度(adjusted maximal hepatic enhancement,aMHE,肝脏最高强化程度除以每公斤体重使用的造影剂碘克数)作为观察指标:aMHE=MHE/(I/BW),其中,I为使用的造影剂内含有的碘克数,即造影剂注射剂量乘以造影剂含碘浓度。
  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为了消除患者性别对肝脏强化的影响,所有患者按性别进行分组分析。所有数值型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年龄、AFR与aMHE之间的相关性,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AFR与aMHE之间的回归方程。P值小于0.05定义为有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
  男性组平均AFR、BW和aMHE分别为40.26%±7.45(范围26.00-54.09%)、63.64Kg±10.90(范围42.90-94.70Kg)和97.88 HU±10.75(范围81.07-119.48HU);女性组平均AFR、BW和aMHE分别为38.97%±9.80(范围20.50-60.40%)、60.60±8.79 Kg(范围41.50-74.80Kg)和100.76 HU±13.34(范围83.11-124.97HU)。男性组,aMHE与AFR正相关(r=0.48,P<0.01),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aMHE=70.25+0.69×AFR;在女性组,aMHE与AFR正相关(r=0.46,P<0.01),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aMHE=76.26+0.63×AFR(图2)。两组中aMHE与患者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9和-0.14,P值均大于0.05)。
  研究结论:
  1.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剂量的选定,原则上是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对比剂的使用量。
  2.腹部脂肪是衡量肥胖的一个敏感指标,利用多层螺旋CT测量腹部脂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用腹部脂肪比率(AFR)作为衡量指标,AFR=腹部脂肪容积/腹部总容积×100%。
  3.aMHE与患者AFR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0.46,P值均小于0.01),表明腹部脂肪含量影响肝脏CT强化程度,即腹部脂肪含量高的患者需要相对较少的对比剂剂量即可获得与腹部脂肪含量少的患者一致的肝脏强化程度。
  4.aMHE与患者年龄均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9和-0.14,P值均大于0.05),表明年龄不影响肝脏CT强化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