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思考
【6h】

对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 言

第一部分 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形成及其特点

第二部分 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调整的态势及存在问题

第三部分 世界各国国有经济的调整

第四部分 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第五部分 促进调整的若干配套改革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很高,是国民经济体系的骨干部分,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或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其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又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因此无论是政府要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国有经济,主要是为建成国家工业化体系,在“一五”、“二五”、“三线”建设期间一化三改的背景下,国家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而形成的。这些改造基本上是以建设大批国企为主。因此,老工业基地成了以重化工业和基础工业为特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密集地,是构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骨干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曾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多数老工业基地的国有经济囿于传统体制的束缚和沉重的历史包袱,难以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呈现出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国有经济战线太长、布局太宽、效益太低等,迫切需对其布局与结构进行调整。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其运行状况并不理想。现在,我国正致力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经济体制上的弊端与缺陷更是显露无疑。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面临重大的调整。理论界必须加强对经济转轨时期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相关理论的研究,因为理论不仅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可以服务于实践,以尽可能减少实践工作的失误。 国有经济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本文仅仅是从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展开讨论。因为恰恰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国有经济功能定位的失误,造成了国有经济无所不包、无所不管,该管的没管好、不该管的管的太多。要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流动、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关键是要把国有资本从不需要它控制占领的领域中解脱出来,投入到真正需要国有资本支持的领域中去。 本文依据国有经济有关理论和国家相关政策,通过对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历史与现状深入地分析,借鉴国际上国有经济的调整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与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提出一套深具操作性的针对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调整方案。一方面收缩战线加强重点,另一方面改组改造,实现产权多元化。旨在继续有效地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带动整个老工业基地国民经济的腾飞。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具体如下:本文第一部分是“导言”,在这里阐述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背景、研究范围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形成及其特点”,首先对国有经济内涵与功能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然后回顾了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形成的历史条件及途径,指出了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所具有的特点。本文第三部分是“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调整的态势及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对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一是适应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经济转型的需要;二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经济调控方式相应发生变化的需要;三是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需要。然后描述了目前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所取得的成绩:一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中有降,但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二是国有经济整体规模水平不断提高,原有的“小、散、乱”布局得到较大改观;三是国有企业资产进一步向基础领域和关键行业转移,国有经济行业分布结构正在得到改善;四是国有经济实力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聚,国有大型企业的骨干作用显著增强。同时也指出了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国有经济从处于竞争劣势的行业退出力度不足;二是国有经济缺乏畅通的市场退出机制;三是国有经济产业结构的地区趋同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四是国有经济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明确了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调整的难点之所在:老工业基地市场化程度低;国有企业的债务、冗员、企业办社会这三大历史遗留问题;新兴产业发展慢,未能充分发挥提升、引导传统产业的作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难;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等。本文第四部分是“世界各国国有经济的调整”,研究了世界各国国有经济分布的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国有化比例次之的是采矿业和制造业,国有经济最少的是农业、林业和渔业。纵览了世界各国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还专门分析了部分典型国家的国有经济调整方式,指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本文的第五部分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指出了调整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及调整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接着提出了具体的调整策略及其实现途径。本文的最后一部分是“促进调整的若干配套改革”,主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金融和法律体系的完善,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各项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积极培育市场体系等方面加以阐述。

著录项

  • 作者

    程艳;

  •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学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小萍;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