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B-S模型的认股权证定价问题研究
【6h】

基于B-S模型的认股权证定价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认股权证及其定价概述

3 我国认股权证定价的实证分析

4 我国认股权证过高定价的成因分析

5 提高认股权证定价合理性的对策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在全球证券市场上,权证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应用作为投资、对冲、套利的工具。2005年我国为配合股权分置改革而再次推出权证,并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市场交投活跃,成交量直线上升,自推出以来一直在全球权证交易金额排名中名列前茅,为活跃我国资本市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权证市场一直存在着换手率过高、投机氛围浓厚、定价偏高等现象,导致此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关键原因之一是我国认股权证定价不合理,因此定价问题研究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论文梳理了权证定价的基本理论和影响因素,并对传统的B-S定价模型、考虑稀释效应的B-S模型及GARCH模型等定价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论文立足于B-S模型,通过价格的波动幅度、有效偏离度等指标,采用统计描述与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认股权证定价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认股权证市场存在着定价过高、理应衰减的时间价值不衰减、有效偏离度过大问题,认股权证定价不合理。 论文针对我国认股权证市场普遍定价偏高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剖析了导致这一问题的成因。结果表明,市场制度不健全以及供需不平衡是认股权证过高定价的内在原因,而证券市场过度投机客观上加剧了认股权证价格的过度偏离。为此,一方面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快推出卖空机制与做市商制度、加快发行备兑权证、完善股本权证的发行制度,完善认股权证市场功能,消除权证价格非理性波动的基础;另一方面,提高投资者素质,强化市场监管,促进市场行为理性化,才能促进认股权证定价的合理化,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稳步发展。

著录项

  • 作者

    薛朝红;

  •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学科 金融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秀昌;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企业经济;运筹学;
  • 关键词

    模型; 认股; 权证定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