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6h】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符号表

前言

病例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症状

1.3 影像学资料

1.4实验室检查

1.5 病理资料

2.1 治疗方案

2.2 疗效观察

2.3 研究终点

2.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WHO标准)

综述:复发/难治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 PCNSL)是一种罕见的而极少累及全身其他部位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通常发生于大脑、眼球、软脑膜和脊髓的高度恶性的淋巴瘤,其主要来源于 B淋巴细胞,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3%。近20多年来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发病率明显上升,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病理及形态学存在高度异质性,因此预后较差。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确诊治疗后的2年内有大约35%60%的患者复发,复发患者预后差,尽管积极的二线治疗,其生存期约4~12个月,并且在甲氨喋呤为基础的标准治疗的患者中亦有大约10~20%的病例耐药而成为难治者。挽救治疗中,甲氨蝶呤、全脑放疗、替莫唑胺、培美曲塞、托泊替康、利妥昔单抗、自体干细胞移植及其他化疗药物已应用临床研究,目前尚无标准的挽救治疗方案。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射治疗复发/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有效性及毒副作用。全脑放疗对PCNSL有较高的控制率,但有部分完全缓解高龄患者考虑到照射后神经毒性反应而推迟或未行放疗。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单药化疗或联合全脑放疗治疗PCNSL的研究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其本研究基于对其在PCNSL的应用,通过综合评估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复发/难治性PCNSL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以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探索复发性/难治性PCNSL治疗挽救治疗模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应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的16例复发/难治性PCNSL患者。通过探讨肿瘤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一年总生存期及毒副作用,评价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放化疗同步方案:全脑放疗均采用6MV-X线照射,大孔径CT定位后采用两野(90°和270°)全脑放疗总量达40 Gy(2.0Gy/次、每周5次)后,全脑放疗期间患者同步给予每天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至脑部放疗结束。照射剂量总量达40 Gy后,对所有患者行颅脑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对未达到完全缓解病例停止放疗并序贯口服替莫唑胺治疗(200 mg/m2)共5天,四周重复。采用国际PCNSL协作组肿瘤缓解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计算机医学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绘制无进展生存期(PFS)及生存曲线(OS)。
  结果:
  1.16例复发性/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病理检查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
  2.16例患者完成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同步放化疗。3例未完成后期口服单药替莫唑胺化疗周期。
  3.本组病例随访期为4~27个月,完全缓解病例6例(37.5%,6/16),部分缓解病例5例(31.3%,5/16),稳定病例3例(18.8%,3/16),疾病进展病例2例(12.5%,2/16),有效率68.8%,客观缓解率为87.5%。6个月疾病无进展生存率81.3%(95%CI:72.3%~92.3%),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7月(95%CI:5.8~13.6个月),中位生存期10.8个月(95%CI,8.1~13.4个月),12个月总生存率50.0%(95%CI,38%~62%),十二个月生存期为15.9个月(95%CI,12.4~19.4个月)。
  结论:
  替莫唑胺联合全脑照射同步化放疗,序贯以替莫唑胺化疗4~6周期治疗复发难治性的PCNSL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其毒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