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期NSCLC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id1因子浓度变化及联合全身化疗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晚期NSCLC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id1因子浓度变化及联合全身化疗对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实验材料

2.1. 血清标本

2.2.主要试剂和仪器

第三章 病例与方法

3.1试验设计

3.2.实验操作方法

3.3.评价疗效

3.4.不良反应

3.5.统计学方法

第四章 结 果

4.1.血清id1浓度

4.2 疗效

4.3 不良反应

第五章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创新点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微波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微波消融治疗晚期NSCLC前后血清分化抑制因子1(id1蛋白)浓度的变化、探讨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例健康人体血清为空白对照组。21例患者为试验组,19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于第1周期化疗第8-12天行微波消融治疗,微波消融治疗后继续行化疗,共4-6周期。对照组患者单纯行4-6周期化疗。根据患者病理分型,鳞癌患者给予GP方案(Gem1.0g/m2 ivdrip d1,8;DDP25mg/m2 ivdrip d1-3,21天1周期),非鳞癌患者给予PC方案(Pem0.5g/m2 ivdrip d1;DDP25mg/m2 d1-3;21天1周期)。每2周期化疗后根据RECIST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病情进展者换用多西他赛单药(Doc75mg/m2 ivdrip d1,21天1周期)治疗,临床获益者继续原化疗方案。化疗开始前1天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抽取外周血,离心取得血清并保存;试验组微波消融后第7天再次收集外周血,离心取血清并保存,对照组于第2周期化疗开始前1天取外周血,离心取血清并保存;两组患者完成4-6周期化疗后取外周血并离心取得血清保存。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id1蛋白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
  结果:
  经检测,晚期NSCLC患者血清中id1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治疗后第7天血清id1蛋白浓度高于微波消融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周期化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血清id1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开始化疗前血清id1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未达到完全缓解(CR),观察组8例获得部分缓解(PR),10例患者病情稳定(SD),3例患者出现进展(PD),有效率(RR)为38.1%(8/21),疾病控制率(DCR)为85.7%(18/21),对照组5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6例患者获得稳定(SD),8例患者出现进展(PD),有效率(RR)为26.3%(5/19),疾病控制率(DCR)57.8%(11/19)。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RR)比较无显著差异(X2=0.63,P=0.63>0.05)。疾病控制率(DC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3.87, P=0.049<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1月、4.9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47.6%、31.6%(P>0.05)。
  结论:1.微波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治疗效率高、安全性好及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2.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id1因子浓度高于健康人体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微波消融后血清id1因子浓度高于微波消融治疗前,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波消融联合化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d1因子的浓度。微波消融联合化疗4-6周期后血清id1因子水平下降,低于开始治疗前。4.微波消融联合化疗相比单纯化疗可延长疾病进展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