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6h】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现状

1.3 文献综述

1.3.1 消费理论简介

1.3.2 消费、储蓄理论与人口结构

1.3.3 家庭养老负担的实证结论差异

1.3.4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消费率的影响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主要工作和创新

1.6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模型实证研究

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2.1.1 缓冲储备理论说明

2.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2.1.3 TOBIT模型介绍

2.2 样本数据来源

2.3 变量选取说明

2.4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总消费水平研究

2.4.1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2.4.2 养老保险“多轨制”与攀比效应的交叉项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2.5 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

2.5.1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食品支出的影响

2.5.2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衣着支出的影响

2.5.3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影响

2.5.4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影响

2.5.5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交通通讯支出的影响

2.5.6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支出的影响

2.5.7 养老保险制度对居住支出的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结论

3.1.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总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研究

3.1.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各类消费支出的影响

3.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一路下滑,而储蓄率却始终居高不下,本文以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出发点展开研究。本文基于缓冲储备储蓄理论,引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下简称CFPS)中22个省份2010年截面数据,通过对养老金“多轨制”进行量化,在考虑收入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建立TOBIT模型作实证分析,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对该现象加以解释。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尚待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居民消费不足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我国养老保险“多轨制”的存在;②我国养老金替代率普遍低。具体而言:第一,养老金“多轨制”的存在显著影响居民消费行为。企业人员相比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而言,消费支出更加谨慎,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加强烈。这是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比企业人员在退休后可享受到更为优越的养老保险制度,生活收支更为稳定。第二,拥有较高养老金收入的居民比拥有较低养老金收入的居民有更强的消费倾向。养老金收入高的家庭,对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较小,更有意愿进行消费支出。 不同类别的消费支出受到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居民“食住行用”方面的消费支出带有一定的必需品性质,收入弹性低;中国居民考虑“面子”问题,衣着支出的收入弹性较高,且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显著激励居民增加衣着消费支出;对于具有一定程度的奢侈品性质的支出,诸如保健支出和旅游探亲支出等,居民收入弹性大于1,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对该类消费支出的增加有显著影响;目前我国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兼顾必需性和奢侈性,收入弹性相对较高,也会因为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和完善而增加支出。 实证结果为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率持续下滑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解释:我国不甚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使得城镇居民为了预防未来收支的不确定性,降低当期消费水平,提高预防性储蓄水平。一方面,不同职业类型的居民享有不同等级的养老金制度。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比企业人员在退休后享有更为稳定和高比例于工资的养老保险金,因此,消费行为不若企业人员般谨慎。另一方面,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仍然较低,退休后没有生活保障的居民自然会在中壮年时期增加储蓄,以备未来之需。

著录项

  • 作者

    刘雯;

  • 作者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财经大学;
  • 学科 数量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杭斌;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 养老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