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研究
【6h】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概述

2.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念的界定

2.1.1 信贷宽松

2.1.2 性质宽松

2.1.3 本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概念的界定

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机理

2.2.1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2.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因

2.3 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2.3.1 QE1

2.3.2 QE2

2.3.3 QE3

2.3.4 QE4

2.3.5 QE的退出

2.3.6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

2.3 小结

第3章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的实证研究

3.1 模型选取

3.1.1 VAR模型介绍

3.1.2 本文运用的模型

3.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3.3 模型运行结果

3.3.1 平稳性检验

3.3.2 确定滞后阶数

3.3.3 VAR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3.3.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3.3.3 Johansen协整检验

3.3.5 脉冲响应

3.3.6 方差分解

3.4 实证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政策建议

4.1 抵御外界通货膨胀的建议

4.2 对于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建议

4.3 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建议

4.4 对于提高中国投资效率的建议

4.5 对于拉动中国消费的建议

4.6 对中国经济中贸易方面的建议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模型指标月度数据统计表

附录2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冲击,遏制美国经济的进一步恶化,美联储于2008年11月启动了一系列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理论部分,本文首先通过研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Willem Buiter提出的信贷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性质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根据目前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需要满足的五个条件,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定义做了一个明确的界定。其次,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入手,分析出货币政策失效是由于流动性陷阱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链条的断裂,进而找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因。最后,对近年来美国的几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的退出以及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成效都做了一个系统的概述。 实证方面,本文收集了从2008年11月至2013年9月美国货币供应量、中国货币供应量等七个指标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之后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进一步来进行得到实证结果:第一,面对美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扰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率分别做出了先负向后正向、正向、负向的响应,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均做出了正负交替的波动响应;第二,从美国货币发行量增长率的方差分解结果来看,美国货币发行量的增加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贡献度较大,对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总额的贡献度居中,对投资的贡献度最小。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出现这些结果的原因:我国对美元的依赖性较高,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和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社会投资效率较低,“三驾马车”未能较好的配合来拉动中国GDP的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就中国经济如何抵御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冲击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优化投资结构,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