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关联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教学互动实践研究
【6h】

基于关联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教学互动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2.1 教学互动

2.2 关联主义基本概念

2.3 关联主义主要观点

2.4 关联主义的知识观

2.5 关联主义的学习观

2.6 关联主义的实践观

2.7 关联主义对于高校教学互动的启示

第3章基于关联主义视角下的教学实践经验及启示

3.1 慕课的概念与发展

3.2 慕课的分类

3.3 慕课的技术基础—Web 2.0

3.4关联主义的实践—cMOOC及经验分析

第4章 高校教学互动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我国高校教学互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 高校教学互动现状调查

4.3基于关联主义视角的教学互动问题原因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关联主义视角下高校教学互动改革路径

5.1. 关联主义理论内涵的引入

5.2 关联主义教学实践的引入

5.3 小结

第6章 基于关联主义的教学互动实例设计—以研究生课程《教育经济学》为例

6.1 课程简介

6.2 基于关联主义的《教育经济学》教学互动改革

6.3 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观点总结

7.2 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似乎是在一夜之间,信息时代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一方面,每分每秒,人类的知识数量都在急速增长,面对信息的海啸,传统的学习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而在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从未变得如此紧密,它在改变人们生活,沟通方式的同时,也在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学习方法的大变革。自从2005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门思(George Siemens)第一次提出了关联主义,时至今日,它已然代表了新时代的学习方式。而关联主义的试验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cMOOC)通过借助Web2.0技术,很好地诠释了关联主义的思想内核,尤其是课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互动,共同构建学习网络的方式更可以成为我们的借鉴。
  教学互动一直是我国高校中饱受诟病的问题。课堂内刻板、单一、线性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无法形成有效的沟通,而在课外师生则极少交流。文中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于我国高校目前教学互动的现状做了剖析,并运用关联主义的观点,借助cMOOC模式和Web2.0技术,对改善教学互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联主义和高校教学互动是本文的两条主线。笔者先将其分别介绍,在最后一章进行整合论述。本文共有七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和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对本文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关联主义的学习观、知识观和实践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第三部分对关联主义的教学实践——cMOOC进行了剖析,通过介绍cMOOC实例《创造力与跨文化交流》,对cMOOC的教学流程,特别是教学互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为后文对我国教学互动的借鉴做铺垫。
  第四部分对教学互动的意义及我国高校教学互动的现状做了分析。笔者结合对三个城市学生的调查问卷及对教师的访谈实录,对包括课堂和课外的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关联主义与教学互动在这里进行整合分析。针对目前教学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借鉴cMOOC的教学互动思路和Web2.0技术,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对改进教学互动,构造学生学习网络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第六部分通过对《教育经济学》一节课程的实例设计,论述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关联主义高校教学互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为高校教师对关联主义教学互动的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第七部分作为本文的总结,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我国目前对于关联主义及其cMOOC实践的研究均比较少,将其运用到教学互动中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旨在通过对关联主义的及cMOOC的全面介绍,将其介绍给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同时能创新地将关联主义思想和cMOOC教学互动方法引入我国高校教学互动中,提出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