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能力提升研究
【6h】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能力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相关文献综述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主要工作和创新

1.5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能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理论综述

2.3 小结

第3章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的表现

3.1 政策回应的形式

3.2 政策回应的特点

3.3 政策回应的机制分析

3.4小结

第4章 以网络预约出租车为案例的政策回应分析

4.1 网约车案例的具体内容

4.2 网约车新政制定的政策回应——以北京模式为例

4.3小结

第5章 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能力提升的对策

5.1加强互动双方的思想建设

5.2获取真实准确的民意取向

5.3建立政府有效的制度框架

5.4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互联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相互交流的方式与行为。网络空间以一种独特的形式,缩小了个人与公共空间的距离。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自动过滤掉所有的有色标签,呈现出最真实的面貌。互联网的介入,为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与民主的相互契合。
  非互联网时代的政策过程,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政策路径,政府表现出“家长式”作风。谈及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的高姿态与民众建起了高墙。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多的是政策精英对公共事务的垄断;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是政府说了算。互联网发展的今天,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和匿名性,打破了政治精英的垄断,提高了政府对民意的重视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政策制定的暗箱操作与幕后交易,增强了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互联网的大众化,将“屋子里装不下的现实问题”在网络空间中只需动动手指即可解决,一方面为创建宽容的网络环境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为每一个真正追求民主的大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那么,如何进一步在互联网时代提升公共政策的回应能力呢?论文按照“基础理论——表现内容——案例分析——提出对策”的框架进行布局。首先对当前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整体梳理,形成全方位认知,其次对论文本身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和有关理论进行具体阐述,并独立成篇,为下文内容的展开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再次从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回应的表现着手,对现阶段的政策回应进行全面把握,接着以网约车案例中的北京模式为背景,体现政策回应的反复性和风险性特点,强调政策回应后的民意反映,最后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以求政策出台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我们并不否认现阶段政策回应能力,只是在此基础上力求“完美”。提升互联网时代公共政策的回应能力,让民众参与变得触手可及、真实可信,这是顺应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也对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