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6h】

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创新点摘要

第1章引言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技术难点

1.4主要成果与创新

第2章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体基本地质特征

2.1构造位置与构造特征

2.1.1罗家地区

2.1.2垦西地区

2.2地层层序划分

2.3岩石学特征

2.4沉积特征

2.5孔隙结构特征

2.5.1孔隙类型

2.5.2喉道类型及特征

2.5.3孔隙结构特征

第3章测井资料岩相特征与沉积相分析方法

3.1测井资料预处理

3.1.1测井曲线深度编辑与环境校正

3.1.2测井曲线标准化

3.1.3深度归位

3.2常规测井岩相分析技术

3.2.1岩心岩相分析

3.2.2岩相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3.2.3常规测井岩相分析技术

3.3 FMI资料沉积相分析方法

3.3.1成像测井能够解决的地质问题

3.3.2 FMI图像基本模式

3.3.3 FMI资料沉积相的研究内容

3.3.4FMI资料岩相分析方法

3.4沉积相划分及测井相特征

3.4.1沉积相划分

3.4.2测井沉积相特征

第4章砂砾岩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4.1泥质含量

4.2孔隙度

4.2.1基于岩石模态结构的孔隙度计算方法

4.2.2基于测井相的孔隙度确定方法

4.2.3多矿物模型测井最优化方法确定孔隙度

4.3渗透率

4.3.1基于测井相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4.3.2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4.4含油饱和度

4.5核磁共振测井确定储层参数

4.5.1 T2分布谱的计算

4.5.2孔隙度计算

4.5.3渗透率计算

4.5.4含水饱和度计算

第5章砂砾岩储集层划分方法研究

5.1“四性”关系研究

5.1.1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5.1.2储集层的物性标准

5.1.3储集层的测井标准

5.2储集层分类及划分标准

5.3典型储集层划分实例

第6章稠油油藏含油性评价方法

6.1砂泥岩地层含油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分析

6.1.1曲线重叠法

6.1.2交会图法

6.1.3含油饱和度法

6.1.4多参数综合判别法

6.2稠油油层界限分析

6.3针对罗家-垦西地区的含油性评价方法

6.3.1交会图法

6.3.2电阻率数值模拟法

6.3.3测井相分析法

第7章砂砾岩储集层综合评价方法

7.1参数集总

7.1.1储层参数集总

7.1.2层系参数集总

7.2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的选取

7.3储层分类

7.3.1储层分类方法确定

7.3.2储层分类结果

7.4储集层评价

第8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属于胜利油田承担的中石化集团公司“十五”重点科研项目中的课题之一,研究区是济阳坳陷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储集层。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学、测井学、测井地质学、地质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现有的油藏静态和动态资料,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从关键井到多井、从局部到区域的研究路线,探讨了急需解决的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体储层测井评价问题,摸索出一套基于测井资料进行砂砾岩储层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罗家-垦西地区砂砾岩储集层非均质强,又是稠油油藏,给勘探详查和油田开发带来很多地质和工程问题。以岩心岩相地质分析结果刻度FMI和常规测井资料,建立起测井资料的岩性、岩石结构、沉积构造的响应特征,总结出研究区砂砾岩体6种岩相及测井响应特征模式;描述了各种沉积亚相和微相的测井沉积相特征。依据“四性”关系研究结果,确定了砂砾岩体储集层的划分标准;以生产测试资料为依据,综合应用电阻率数值模拟、测井相分析等多种方法评价了深层稠油油藏的含油性,建立了适合砂砾岩体的测井物理模型,处理并解释了区内109口井的测井资料,计算了反映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参数,使解释成功率达到85%以上。在单井解释和多井对比结果的基础上,精选评价参数,对砂砾岩储集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描述了储层发育规律。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和认识: 1、用岩心刻度FMI和常规测井资料,并对测井资料标准化,消除了测井资料的多解性。将砾岩相进一步细分为物性差异较大的颗粒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砾岩、混合支撑砾岩,不仅有助于准确划分储集层和非储集层,而且提高了测井资料沉积相分析的能力。 2、建立在“四性”关系研究基础上的储集层划分标准,具有全面、准确的特点,提高了测井资料划分砂砾岩储集层的准确性。 3、基于测井相分析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预测方法是对以往计算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常规测井多矿物模型测井最优化方法计算孔隙度和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渗透率预测方法,加大了测井信息的利用率。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储层参数提高了解释精度。 4、处理解释了工区内的109口井,以成果图和成果表的形式,提供了储层厚度、有效厚度、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含油性等参数。将单井解释结果与岩心、试油试采结果对比,符合率较高。解释参数已用于进行油藏描述和储量计算。 5、首次在研究区应用电阻率数值模拟法、测井相分析法,解决了砂砾岩体深层稠油油藏含油性判识的难题。 6、深入解剖了砂砾岩体的岩性特征,以单井测井解释和多井评价相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合砂砾岩体的储集层综合评价方法。将罗家-垦西砂砾岩储集层划分为四类,并且在平面上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分布区,为勘探详查、落实有利目标区、确定储量规模奠定了翔实的地质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