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低渗透储层及地质建模研究
【6h】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低渗透储层及地质建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创新点摘要

第1章绪论

1.1背景及研究意义

1.2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4取得的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区域地质背景

2.1区域地理与地质概况

2.2地层特征

2.3断裂与构造演化

2.4濮城油田基本地质特征及开发概况

2.5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油藏特点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3章地层格架研究

3.1层序地层格架理论基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3.2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地层基准面旋回的识别

3.3地层划分对比及地层格架的建立

第4章储层沉积相研究

4.1区域沉积背景

4.2岩石结构特征

4.3沉积构造与岩石相

4.4单井相分析

4.5平面相分析

4.6沉积演化、相序及相模式

第5章构造模型研究

5.1断裂分析

5.2研究区主干断层

5.3濮城油田南区基本构造特征

5.4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储层微型构造特征

第6章储层四性关系及测井解释模型

6.1取芯关键井四性关系研究

6.2测井曲线数据标准化

6.3测井解释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7章储层特征与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7.1储层岩石学特征

7.2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7.3储层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第8章成岩作用与储层低渗透成因研究

8.1成岩作用

8.2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8.3储层孔隙纵向演化

8.4储层低渗透成因研究

第9章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9.1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9.2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9.3储层层内非均质性

9.4储层微观非均质性

第10章储层流动单元模型

10.1流动单元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10.2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低渗透储层流动单元划分

10.3流动单元应用效果分析

第11章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储层地质模型

11.1储层地质模型

11.2油藏数值模拟

11.3剩余油分布特征

第12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图版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为小型闭塞陆相断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基准面变化主要受构造脉动性活动的控制,通过岩心观察、沉积界面的识别,结合测井响应,可以识别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和远砂坝3种超短期基准面旋回;由超短期旋回所组成的地层叠加样式确定出对称型、上升不对称型和下降不对称型短期基准面旋回;3个短期旋回组成向湖进积叠加样式,为一下降半中期旋回,反映水体逐渐变浅湖退过程。利用旋回对比原理,在标准层的控制下,4-7砂层组划分为4个砂层组19个小层。整个沉积期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微相为主,自下而上形成远砂坝-河口坝-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间湾相层序。 储层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属低渗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及晶内微孔、溶蚀孔及微裂缝5种孔隙类型;储层孔隙小、喉道细,孔喉参数变化范围大、分选和均质程度低。储层岩石目前处于晚成岩A1亚期,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自生矿物充填、溶蚀等成岩作用。研究表明,沉积作用是低渗形成的内因,沉积时低的成分、结构成熟度,高的塑性岩屑和杂基含量,不仅直接导致储层低孔低渗,且极易被压实;单层厚度小、粒度细、胶结物含量高、原生孔隙不发育,导致地下酸性流体难以进入,使溶蚀作用难于进行。成岩作用是低渗形成的根本条件,中-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空间不断缩小、孔渗性降低、岩石致密;而溶蚀作用不充分,对储层没能发挥明显的改造作用,也是低渗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储层平面、层间、层内、微观非均质性研究表明,4-7砂层组储层具有强的非均质性。利用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储层退汞效率与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认为储层退汞效率与各孔隙结构参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流动单元划分中选取了孔隙度、渗透率、油藏品质指数和流动层指数4个参数,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取心井和非取心井划分为A、B、C、D4类流动单元;并依据沉积微相分布特征,通过井间流动单元预测,确定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展布。A类流动单元具有最好的储集物性,主要存在于分流河道下部,B类流动单元储集物性好,主要存在于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中,C类储集物性一般,而D类流动单元储集物性则最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流动单元法可以用来预测剩余油分布。 构造和储层参数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表明,砂体向西北、西南方向尖灭,纵向上砂体向上逐渐增多,反映为退积式三角洲前缘沉积;储层属性参数在平面上呈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东部物性好,向西物性变差。利用三维地质模拟提供的模型进行的油藏数值模拟,无论是全油藏还是单井与实际相吻合都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