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构件化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研究和实现
【6h】

构件化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研究和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第2章操作系统典型体系结构

2.1模块组合结构

2.2层次结构

2.3虚拟机结构

2.4微内核结构

2.5分析、评价

第3章构件化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研究

3.1 RedHat的eCos嵌入式操作系统

3.2 Microsoft的MMLite

3.3 Microsoft Windows CE.NET

3.4 Utah大学的OSKit项目

3.5分析、评价

第4章构件技术

4.1构件

4.2构件库

4.3构件技术的优点

4.4构件技术标准

4.4.1 OMG的CORBA

4.4.2 Sun的J2EE

4.4.3 Microsoft DNA 2000

4.4.4分布式构件技术的比较分析

4.5小结

第5章驱动程序构件化

5.1 Linux操作系统的驱动程序

5.1.1 Linux操作系统驱动程序模型

5.1.2 Linux中的设备分类

5.1.3设备驱动程序接口

5.2构件化驱动程序模型

5.3构件化打印驱动程序实现

5.4驱动程序构件化的意义

第6章操作系统构件化的方法

6.1构造构件化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6.1.1建模目标

6.1.2体系结构模型

6.1.3模型评价

6.2构件化过程

6.2.1确定构件化的目标

6.2.2确定构件的组成

6.2.3确定构件粒度

6.2.4构件的设计

6.2.5构件的实现

6.2.6建立构件库

6.2.7构件化系统实现

6.2.8测试、维护以及更新

6.3操作系统构件化的意义

6.4小结

第7章总结

7.1总结

7.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的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嵌入式硬件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嵌入式产品需要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支持。因嵌入式应用领域中存在硬件平台的多样性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性问题,支持嵌入式产品的操作系统要求有更好的协调性、自适应性、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同时要求系统解决低能耗、小规模、灵活性、可移植性等问题。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增强系统可移植性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了通用操作系统的典型体系结构和构件化嵌入式操作系统研究中的相关工作,分析了通用操作系统各种体系结构的构成、特性和优缺点,以设备驱动程序为切入点,研究构件技术应用和构件化过程,基于构件化驱动程序模型给出了构件化打印驱动程序逻辑实现,并通过将构件技术与操作系统的设计相结合,从增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可移植性、提高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效率的角度出发,构造了构件化嵌入式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模型,得出了操作系统构件化的一般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