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济阳坳陷第三系碎屑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6h】

济阳坳陷第三系碎屑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思路及研究流程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流程

1.3取得研究成果

第二章 济阳坳陷地层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与沉积相研究

2.1地质概况

2.1.1区域地质背景

2.1.2地层特征

2.2地层格架的建立与层序边界的识别

2.2.1层序边界的识别

2.2.2体系域边界的识别及特征

2.3沉积相及其模式研究

2.3.1三角洲相

2.3.2冲积扇相

2.3.3深水重力流沉积(浊积扇)

2.3.4河流相

2.3.5滨浅湖沉积相模式

2.3.6半深湖—深湖沉积相模式

第三章 隐蔽油藏分类及分布规律

3.1隐蔽油气藏分类

3.2分布规律

3.2.1陡坡带砂砾岩体岩性油气藏群

3.2.2洼陷带浊积岩岩性油气藏群

3.2.3上第三系河道砂岩油藏

3.2.4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群

第四章 储层的地震描述技术

4.1标定识别技术

4.1.1基础资料准备

4.1.2精细合成记录的制作

4.1.3二次标定

4.2三维追踪技术

4.2.1水平切片技术(地层较平)

4.2.2层拉平技术(断层多,非河道强能量团发育)

4.2.3三维可视化技术(地层不平)

4.2.4地震电影

4.2.5多界面的组合显示

4.2.6三维纹理显示

4.3地震信号的时频分析

4.3.1时频分析原理

4.3.2构造层序

4.3.3典型旋回体模型的时频特征

4.4测井约束反演

4.4.1问题的提出

4.4.2基本思路

4.4.3拟和迭代法求解

4.4.4约束条件的加入

4.4.5波阻抗反演的作用

4.5多属性提取

4.5.1属性提取

4.5.2模型分析

4.6相干数据体

4.6.1方法原理

4.6.2地震相干的算法

4.6.3常用的相干处理方法

4.6.4沉积相研究

4.6.5相干体的储层评价

第五章 陆相盆地碎屑岩储层描述方法

5.1河流相

5.1.1辫状河的储层描述方法

5.1.2曲流河的储层描述方法

5.1.3曲流河、辫状河岩性油藏应用实例

5.1.4地层超覆、披覆油藏应用实例

5.1.5废弃河道沉积的岩性油藏应用实例

5.2冲积扇相

5.2.1冲积扇的储层描述方法

5.2.2冲积扇油藏应用实例

5.3三角洲相

5.3.1三角洲的储层描述方法

5.3.2三角洲平原河道砂油藏应用实例

5.4浊积扇相

5.4.1浊积扇的储层描述方法

5.4.2浊积扇油藏的应用实例

5.5滩坝相

5.5.1滩坝砂的储层描述方法

5.5.2滩坝砂岩油藏的应用实例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济阳坳陷是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已连续17年上报探明储量1亿吨以上。随着勘探工作的进行,发现的油藏类型越来越多,构造油藏的储量逐渐减少,隐蔽性油气藏的储量逐渐增加。“九五”以来,隐蔽性油气藏的储量已占58.3%,成为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类型。由于隐蔽性油气藏储层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勘探难度大,目前只靠一种单一的勘探技术和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变化规律。该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陆相盆地碎屑岩储层的沉积特点,在分析现有的地球物理技术适应性的基础上,使各类碎屑岩储层的描述具有针对性和特效性,并且使描述过程快捷、方便、流程化。 隐蔽性油气藏成群成带分布,在济阳坳陷有砂砾岩体、浊积岩、河道砂岩、滩坝等四个大的隐蔽性油气藏群。隐蔽性油气藏群受控于储层的空间分布,发育于陡坡带、缓坡带和洼陷带中。研究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济阳坳陷内主要的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特征,明确不同类型的碎屑岩储层发育的相带和分布规律。 各单项的储层地球物理描述方法是相对完善的,但受算法、资料品质及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可能适应于任何的碎屑岩储层描述。该研究从储层地球物理描述方法原理入手,研究其对不同碎屑岩储层适应性和敏感性,完善了约束反演模型建立方法,拓展了时频、相干和属性分析的应用范围。针对碎屑岩储层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浊积扇和滩坝五大沉积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储层描述配套技术。冲积扇内幕反射杂乱、有较好的包络面,核心技术应用相干分析,配合时频分析和属性分析进行储层描述;浊积扇内幕反射较好,核心技术应用相干分析,配合属性分析和反演技术进行储层描述;河流相沉积一般具有较强的能量,且构造相对平缓,应用三维解释技术就能快速有效地进行描述,配合反演、相干和属性分析则能更精细地描述储层;三角洲沉积具有多期性,具有良好的反射界面,属于泥包砂的特征,反演是描述这类储层的关键技术,配合相干、地震相分析和属性分析可有效地描述储层的分布特点;滩坝砂岩具有薄而广的特点,反射特征明显,相干和倾角分析技术是这类储层描述的核心。 对于典型的储层类型描述,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利用正、反演类比方法研究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沉积相特征,实现了地震相和沉积相的转换;分析勘探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完善了针对河流、冲积扇、三角洲、滩坝和浊积扇等主要储层类型的描述方法,可快速有效地进行储层描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