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层信号相位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
【6h】

深层信号相位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深层地震信号的特点

2.1深层的定义

2.2深层反射的地球物理特征

2.3深层信号的特点

第三章影响地震信号的因素

3.1振幅的影响因素

3.2频率和相位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地震信号处理中的相位问题

4.1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及其影响因素

4.2子波分辨率与相位谱的关系

4.3影响地震记录相位的因素

第五章相位一致性处理方法

5.1概述

5.2相位校正方法

5.2.1地表一致性相位校正

5.2.2常相位校正

5.2.3时差、常相位校正及加权叠加

5.2.4变相位校正方法

5.2.5其他相位校正方法

5.3相位校正的判别准则

第六章模型与实际资料试算

6.1算法流程

6.2模型试算

6.3实际资料试处理

第七章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地震剖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动、静校正后的同一道集内子波的振幅和相位相同的假设条件下,地震叠加技术能明显提高资料的信噪比。而在实际资料中,这一假设条件往往不能满足。在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近地表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不能被忽略,这些近地表因素包括近地表低、降速带风化层的横向厚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地震排列上炮点耦合、检波点耦合条件的差异。这些因素造成了地震子波振幅和相位的差异,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同相叠加,其中相位差问题是影响有效反射信号实现同相叠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炮点和检波点子波波形很不一致的地方,不但要进行时间和振幅校正,而且还要进行相位校正,以使叠加前CMP道集内所有地震道的振幅、时间和波形(相位)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叠加效果。相位校正技术能够消除子波的相位谱差异,使子波接近或达到零相位,消除剩余相位的影响,达到提高叠加剖面质量的目的。本文对目前常用的相位校正方法及其不同的相位校正准则进行了总结概述,实现了常相位校正方法和时空变相位校正方法,并对各种判别准则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常用的最大方差模方法计算效率低和解析法计算精度不够高的特点,对常用的相位校正判别准则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新的相位校正方法:先用最大方差模方法对模型道的剩余相位进行校正,然后再用解析法计算各道的相位校正角,实现相位的精确校正。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改进的方法能够提高相位校正角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在消除剩余相位的影响、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增强反射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改善叠加剖面的质量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