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冀中坳陷潜山类型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6h】

冀中坳陷潜山类型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来源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冀中坳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应力场

2.2 构造层特征

2.3 前第三系分布规律

第三章 基底断层体系划分及断层组合特征

3.1 基底断层基本特征

3.2 断层级别

3.3 构造样式

第四章 潜山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4.1 潜山类型

4.2 潜山构造带剖面分布规律

4.3 潜山构造带平面分布规律

第五章 冀中坳陷传递带特征

5.1 冀中坳陷区域性传递带特征

5.2 传递带几何学特征

5.3 传递带运动学特征

5.4 传递带对潜山的影响与控制作用

第六章 冀中坳陷构造演化

6.1 冀中坳陷演化特征

6.2 潜山构造带演化特征

6.3 不同演化类型潜山成藏条件差异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冀中坳陷古潜山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前第三纪地层,通过编制前第三系地质图认为中上元古界整体上以“T”型呈北西向和北东向展布,集中分布于坳陷中西部地区;古生界除饶阳凹陷中北部、蠡县斜坡北部、高阳低凸起北部以及牛驼镇西部地区外,均有分布。受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影响,中生界主要分布于冀中坳陷东北部、西南部等地区。
   新生代拉张伸展以及地幔拱升作用形成的伸展构造是潜山发育、成长的控制因素,而在伸展过程中注入的走滑分量则是对潜山的再改造。基于断层性质及其力学性质的不同划定了伸展构造、斜滑构造和反转构造等三个构造体系。通过分析断层的空间展布和组合规律,为研究潜山的三维空间分布提供基础。
   结合冀中坳陷潜山及其潜山带的发育构造位置将潜山划分为凸起潜山带、陡坡潜山带、洼陷潜山带、中央隆起潜山带和斜坡潜山带,再根据其发育的潜山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对比分析饶阳、廊固、霸县和武清等凹陷潜山类型的异同,总结出各个凹陷潜山的分布规律。
   潜山及其潜山带的形成、展布、改造以及潜山油气运移等方面都受到传递带不同程度的控制与影响。通过构造图、断层发育史和地层等厚图等地质分析手段,在冀中坳陷划分出同向趋近型、同向叠覆型、同向平行型、对向趋近型和对向平行型等五种传递带类型,从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两方面分析传递带的特征及其规律性变化,搞清冀中坳陷潜山带之间的转换关系。总结传递带对潜山油气运聚的影响与控制方面的作用。
   利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不同类型潜山的构造演化特征,确定不同类型潜山的形成过程和经历的溶蚀改造作用。根据潜山的形成期、埋藏期、定型期的早晚关系,将冀中坳陷潜山分为早形成、晚埋藏、晚定型;早形成、晚埋藏、早定型;早形成、早埋藏、晚定型;早形成、早埋藏、早定型;晚形成、早埋藏、晚定型等五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潜山类型为早形成、晚埋藏、晚定型,其次为早形成、晚埋藏、早定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