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哈6三维区碳酸盐岩储层“串珠状反射”研究
【6h】

哈6三维区碳酸盐岩储层“串珠状反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本文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综述

2.1 工区概况

2.2 地质背景

2.3 构造与断裂特征

第三章 “串珠状反射”地质建模

3.1 已钻井储层特征

3.2 “串珠状反射”分类研究

3.3 “串珠状反射”地质建模

3.3.1 缝洞共生现象

3.3.2 缝洞体及缝洞单元

3.3.3 串珠状反射地质建模

3.4 地质模型的应用

3.4.1 指导钻井结果的评价分析

3.4.2 指导系统化的正演研究

第四章 哈6三维区储层研究

4.1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4.2 储层分布规律研究

4.3 串珠型储层钻探潜力评价研究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目前的重点钻探目标是以“串珠状反射”为典型特征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藏。前人从形态、组合、强度等多方面对串珠状反射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很少有人对串珠的内部结构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结合野外露头资料,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探索研究串珠状反射的地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哈6井区“串珠型”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探索不同“串珠型”储层钻探潜力评价方法。形成的主要结论有:
   关于串珠状反射地质建模:裂缝与溶洞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串珠状反射是缝洞体中裂缝和溶洞的综合响应;串珠状反射的强度与缝洞体的平均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复杂缝洞体的地震响应特征与一个轮廓与之相近、速度等于其平均速度的均质体的地震响应特征相似。
   关于本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认为本区构造应力挤压为溶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流体运移通道,大气淡水的溶蚀是早期最为主要的储层改造作用,热液溶蚀作用则是后期储层的持续改造的关键因素。其中加里东期的三期暴露溶蚀是该区岩溶发育的主控因素。
   关于本区储层发育规律:本区桑塔木组尖灭线以北的潜山区储层发育程度明显强于南部的内幕区,工区东部河道、断层发育区的储层发育程度强于西部。认为本区储层主要沿断裂、河道、构造高部位分布,且在断裂与断裂、断裂与河道的交会处储层最为发育。
   关于串珠状反射的评价:形成了本区的“串珠状反射”的钻探潜力评价标准,即“两高、两大、三强”的标准。两高即:“串珠”所在地貌位置高、“串珠”相对位置高;两大即:单个“串珠”体积大,“串珠”与周边裂缝组成的连通单元的范围大;三强即:“串珠”自身振幅强,“串珠”周边裂缝发育强度强,“串珠”的油气检测响应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