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在油田中的应用
【6h】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在油田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地震驱动建模理论基础

2.1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概述

2.1.1 确定性建模方法

2.1.2 随机建模方法

2.1.3 变差函数

2.2 地震驱动建模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震驱动建模的实际应用

3.1 目标油田介绍

3.2 地震驱动建模数据预处理

3.2.1 目标工区选定与地震数据准备工作

3.2.2 井-震层位标定与时深转换

3.2.3 直井数据对比处理

3.2.4 斜井数据处理

3.2.5 测井数据预处理

3.3 模型计算

3.4 建模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模结果及方法分析评价

4.1 建模结果横向分层评价

4.2 盲井验证

4.3 建模结果与地震数据对比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模结果影响因素研究

5.1 加权系数计算中采样长度变化对建模结果的影响

5.2 层位约束对建模结果的影响

5.3 参与建模井数对建模结果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地质建模技术是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是油藏数模模型研究的基础工作。目前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相关技术方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地质统计学理论的建模方法,而地质统计学应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变差函数的求取,以此来确定从已知点求未知点的加权系数。而这一基础就决定了这类建模方法对于已知数据,尤其是控制点(井点)数量的变化十分敏感。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井数较少地区来讲其建模结果的准确性就存在很大风险。
   地震驱动建模方法作为一种新近提出的建模思路,尝试直接回避对地质统计学当中变差函数的求取,利用地震数据空间展布上的优势从地震数据来求取一种空间转换关系。进而进一步求取目标工区的储层属性,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目前该项理论的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很大进展,然而针对实际生产资料的应用尚未系统展开。
   本文首先对目前常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普通克里金方法为例来说明变差函数在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中的应用,从而引出地震驱动建模的原理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着重研究该方法在实际油田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以渤海湾地区某河流相油田作为目标油田,通过针对实际资料的应用建立起该油田某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初步形成一套基于该建模方法的在油田生产当中的实际应用流程,并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评价工作。一方面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也对该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