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孤北洼陷沙三段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
【6h】

孤北洼陷沙三段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孤北洼陷位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东部,受控于埕东、桩西、五号桩-长堤断裂带。本论文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录井及分析化验资料,依据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区沙三段进行了地层格架、沉积模式、砂砾岩体期次、储层微观特征及有效储层控制因素等的研究。 孤北洼陷沙三段可分为0-13共14个砂组,地层发育及沉积相展布整体受控于“两洼一隆”的构造格局。西部埕东物源在13砂组仅湖盆北部沉积近岸水下扇,12砂组沉积相开始南北双通道发育扇三角洲-滑塌扇沉积体系。东部长堤物源自12砂组时期开始发育扇三角洲-滑塌扇沉积体系,扇三角洲自下而上规模减小。南部孤岛、垦东物源发育正常三角洲,在沙三下受孤北鼻状构造带控制两物源主要在东翼沉积,自下而上规模逐渐增大,沙三中仅接受孤岛物源沉积。 孤北洼陷西部埕东陡坡带砂砾岩体横向分布广泛,垂向上表现为退积-进积的特征。东部长堤物源砂砾岩体分布范围局限,集中于断阶带附近。控盆断层的周期性活动控制着砂体发育的可容空间,湖平面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置样式。垂直物源方向,次级的断裂发育导致扇体沉积中心的迁移。针对孤北地区沙三中油藏主力发育段4-7 砂组,以沉积旋回为划分基础,细分砂组为 6 个沉积单元。在测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孤北地区沙三中亚段沉积微相进行了精细刻画。其中,5-1 砂组推进距离最远,波及范围最大。 孤北洼陷沙三段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及岩屑质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被溶蚀物质包括长石、岩屑及少量碳酸盐岩胶结物。孤北洼陷沙三段成岩现象主要发育压实、碳酸盐胶结、方解石交代长石及长石岩屑的溶蚀等,成岩阶段为早成岩B到中成岩A2早期阶段。孤岛垦东物源储层物性最好,长堤物源次之,埕东物源最差。在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对孤北地区沙三中亚段储层成岩相进行了识别与划分,共发育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溶蚀相及弱胶结溶蚀相四种类型。最终结合沉积相、成岩相及实际产能等认识进行了有利区带预测,认为有利区带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与溶蚀相或者弱胶结溶蚀相叠合的区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