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6h】

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现状

1.2.2 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2.3 县域经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4 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县域经济相关概念

2.1.1 县域经济概念和特征

2.1.2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定义

2.2 县域经济分析理论

2.2.1 不平衡增长理论

2.2.2 扩散效应与极化效应

2.2.3 俱乐部趋同

2.3 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方法

2.3.1 熵权TOPSIS

2.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第3章 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模型构建

3.1 县域经济现状

3.2 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2 指标选取与体系构建

3.3 熵权TOPSIS评价模型构建

第4章 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4.1 熵权TOPSIS评价结果

4.2 时间维度分析

4.3 空间维度分析

4.3.1 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4.3.2 局域空间格局分析

第5章 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升对策建议

5.1 高高集聚区一体化发展

5.2 低低集聚区内外兼修

5.3 促进弱县特色化发展

(1)优势“特色化”

(2)带动“特色化”

5.4 发挥强县扩散效应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细化单位,是中国国民经济、各省经济甚至各市经济中最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位,是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当前中国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十六大”“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目标的提出,县域经济发展上升至战略层次,与此同时,国内对于县域经济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涉及县域经济理论研究、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选择和分析工具利用等诸多方面,经济地理视角的分析成为近两年县域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山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农业大省,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缩影,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山东省县域经济整体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依然存在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产业发展低端化和三高企业诸多等制约县域经济均衡高效发展的诸多问题。 为探究山东省县域经济近10年的发展以及各县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发现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指导,论文选取2005年和2015年两个时间截点,以山东省90个县域为研究对象,对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基于山东省县域发展现状,论文查阅并梳理了国内外县域经济研究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山东省县域经济现状和指标选取原则,从经济实力、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三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指标,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计算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指数,并结合经济地理,应用ArcGIS和GeoDa软件对评价结果分别进行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分析。 研究发现山东省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属于相对稳定型,呈东中西部递减的规律;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存在明显的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和两极现象,热点集中在山东半岛,冷点分布在山东西南部,并提出高高集聚区一体化发展、低低集聚区内外兼修、发挥强县扩散效应和促进弱县特色化发展四条建议,从而促进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稳步均衡提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