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分析及培育对策研究
【6h】

中国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分析及培育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1研究的目的意义

1.1中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峻考验

1.2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

1.3国内外环境意识研究现状

1.3.1国外环境意识研究现状

1.3.2国内环境意识研究现状

1.4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2环境意识内涵与公众环境意识调查

2.1环境意识的内涵

2.1.1环境意识的定义

2.1.2环境意识的内涵

2.1.3环境意识的分类

2.2环境意识研究的理论模式与研究假定

2.2.1后物质主义模式

2.2.2自然观模式

2.2.3污染驱动模式

2.2.4受教育程度影响模式

2.3环境意识调查问卷设计与定量化原则

2.3.1环境意识调查问卷设计

2.3.2环境意识调查定量化原则

2.4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实施

2.4.1调查地点的选择

2.4.2抽样方式

3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数据处理与样本结构分析

3.1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数据处理

3.1.1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问卷的预处理

3.1.2公众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录入与数据处理

3.1.3公众环境意识得分分布

3.1.4问卷的检验

3.2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样本结构

3.2.1调查地点分布

3.2.2样本的自然状况

3.3误差分析

3.3.1方法本身的问题

3.3.2调查问卷设计方面的问题

3.3.3调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现状分析

4.1各调查区域公众环境意识总体情况

4.2公众环境意识各组成部分的现状和相关性分析

4.2.1公众的环境知识水平

4.2.2公众的环境保护意志水平

4.2.3公众的预期环境保护行为水平

4.2.4公众环境意识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分析

4.3影响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的因素分析

4.3.1区域差异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4.3.2“自然观”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4.3.3对污染程度的认识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4.3.4受教育程度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4.3.5性别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4.3.6年龄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4.3.7职业与环境意识的关系

4.4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突出特征分析

4.4.1环境意识的“知-意-行”相关性特征分析

4.4.2公众对政府的强烈依赖和维权意识极其淡薄的特征分析

4.5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分析小结

5培育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意识的对策

5.1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提供物质基础

5.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以提供文化基础

5.3加强环境宣传以普及环境知识

5.3.1促进并达成环境宣传的制度化和系统化

5.3.2深入宣传和分析目前的环境状况

5.3.3环境宣传宜言之有物

5.3.4媒体的作用不容忽视

5.4开展分层次环境教育以培育环境保护意志

5.4.1公众环境教育层次的划分及其环境意识的特征分析

5.4.2分层次开展西部地区公众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

5.5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以保证环保行为的养成

5.5.1建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

5.5.2完善“环境法”中的公民诉讼制度

5.5.3增强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力度

5.6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以营造社会氛围

5.6.1加强西部地区的环境文化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5.6.2建设符合西部地区发展的环境文化模式

6结论与展望

6.1本文主要结论

6.2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问卷原文(以城市居民环境意识调查问卷为例)

附录2、评分标准

附录3、公众对问卷中各选项的选择率

附录4、计分程序原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西部地区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但是目前西部地区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对中国整体生态环境构成威胁.该文认为,解决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最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在于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强有力地切入大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这是希望之所在.对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