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半球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观测事实的对比研究
【6h】

北半球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观测事实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资料说明及主要概念

3.1资料说明

3.2几个主要概念

4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地理位置分布对比

4.1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的纬度分布对比

4.2偶极子阻塞产生在高纬度区的验证

4.3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的经度分布对比

4.4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纬度分布季节变化

4.4.1孤立子阻塞纬度分布季节变化

4.4.2偶极子阻塞的纬度分布季节变化

4.5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经度分布季节变化

4.5.1孤立子阻塞经度分布的季节变化

4.5.2偶极子阻塞经度分布的季节变化

4.6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分区纬度对比

5年际分布

5.1阻塞天数年际分布对比

5.2阻塞天数在大西洋、太平洋、乌拉尔山地区的年际变化

6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天数季节分布

6.1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天数的季节分布

6.2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天数三区季节分布

7总阻塞和偶极子阻塞活动次数的月际变化对比

8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根据对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的界定,利用美国NCEP逐日高度场再分析资料,统计了(1958-1997年)40年间北半球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的活动规律: 1.地理位置: 分别从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发生次数和天数的纬度主要分布区和峰值区的地理位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极地高压绝大多数是偶极子型,且生命史较长;发现了偶极子阻塞要比孤立子阻塞纬度位置偏北5-10个纬度;并根据正压涡度方程对雅克比项和β项的分析,对偶极子阻塞发生在高纬度区进行了验证。 从经度分布看,总阻塞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部、大西洋中部以及乌拉尔山正上方;孤立子阻塞主要在大西洋地区和乌拉尔山区活动;而偶极子阻塞主要活动区在太平洋地区。另外无论总阻塞、孤立子阻塞还是偶极子阻塞数在60°W-140°W即美洲地区都是最少的。 2.大西洋、太平洋和乌拉尔山地区阻塞纬度分布: 大西洋、太平洋以及乌拉尔山三个地区偶极子阻塞主要活动纬度区比相应地区的孤立子阻塞纬度高,大西洋和乌拉尔山地区的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主要活动纬度区差不多;太平洋地区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主要活动纬度区都比其它两个地区偏高5-10个纬度。 3.年际分布: 总阻塞、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年际变化都很显著,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总阻塞平均每年157.4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3.15%;偶极子阻塞占总阻塞的58.66%,占全年总天数的25.31%;孤立子阻塞占总阻塞的41.24%,占全年总天数的17.79%;总阻塞、孤立子和偶极子阻塞平均持续周期分别是:8.6、8.3和8.8。 大西洋、太平洋和乌拉尔山地区总阻塞天数也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大西洋和乌拉尔山地区有较明显的逐年减少趋势,且大西洋地区阻塞有显著的3-4年振荡周期,太平洋地区阻塞也有逐年减少趋势,但减少幅度较慢。 4.季节分布: 从纬度分布分析,孤立子阻塞春季位置最南,秋、冬季次之,夏季位置最偏北;偶极子阻塞活动的纬度也是春季位置最偏南,但秋季发生区最偏北,而且春季和冬季偶极子阻塞的最大发生地跨度大。 孤立子阻塞活动经度区冬春季在大西洋中部地区,位置最偏西,秋季略东移,夏季最偏东;在太平洋上偶极子阻塞经度分布是夏季最偏东,位于太平洋的东部,春季西移到太平洋西部,秋冬季节最偏西,大西洋上春、夏、秋季都位于大西洋东部只有冬季西移到大西洋中部地区。 总阻塞、偶极子阻塞天数都是冬季生成的阻塞数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孤立子阻塞的季节变化规律与前两者略有不同,虽然孤立子阻塞也是冬季最多,春季次之,只是夏、秋数量相差不多,而且秋季稍多。 5.月际分布 总阻塞天数是2月份最多,1月、12月次之,9月份最少。 孤立子阻塞天数还是2月份最多,1月次之,但3月份要高于12月份,分别占第三和第四,9月依然是最少。 偶极子阻塞天数虽然还是2月份最多,但12月跃居第二,1月、5月分别占第三和第四,还是9月最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