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北黄海盆地断裂特征及其深部构造研究
【6h】

北黄海盆地断裂特征及其深部构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0前言

0.1研究意义

0.2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1研究区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1.2北黄海地形地貌特征

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1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2国外调查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4区域构造背景

1.5目前存在的问题

2研究思路和方法手段

2.1研究思路

2.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资料处理和深部构造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3.1基础资料整理

3.1.1资料来源

3.1.2不同资料的统一处理

3.1.3重磁异常图件的绘制

3.2重磁资料的处理与转换

3.2.1重磁资料的常规处理

3.2.2重磁数据小波变换多尺度分解

3.3重磁场特征及其综合解释

3.3.1重力异常特征

3.3.2磁力异常特征

3.3.3综合解释

3.4典型剖面重磁数据迭代正反演及其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

4北黄海盆地构造区划及断裂构造特征

4.1北黄海盆地构造区划

4.2北黄海盆地断裂特征

5北黄海盆地的形成演化

6结论和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北黄海位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之间,大体呈NE向延伸。北黄海盆地是在局部隆起构造背景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该区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其构造走向可分为NE-NNE向、NEE向、E-W向和NW向。 目前研究表明,北黄海区域构造复杂且属于尚未开垦的含油气远景区,朝鲜已经在该区域探出油气,在该区尚存在海域及油气资源的划界争议问题。对北黄海开展研究,从开展理论研究、开发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等方面出发都有重大的意义,使之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我国在该区的勘探与研究投入很少,认识较浅。因此,加大对该区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探明该区的油气分布是目前该区域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尤其是搞清楚该区的构造特征。 本文以“429国家专项”子课题《北黄海盆地基底地质结构及形成演化研究》为依托,对专项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常规数据处理和归一化处理,特别是对重磁数据进行了二维小波变换多尺度分析处理,并采用地质一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方法对该区的地球物理场进行了场源分离,突出了不同场源异常体的异常特征,进而对北黄海及周边邻域进行了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和构造解释;对北黄海盆地典型地质单元进行地球物理剖面的迭代反演和拟合,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并利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手段,对该区域的断裂特征及其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从而对该区域的构造特征有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并获得如下几点结论: 1)北黄海及周边断裂非常发育,主要分布有三条地壳型深大断裂带和八条基底型断裂。其中NE向地壳型断裂控制了该区的区域构造格局,主要是NW—NWW向的断裂构造控制了盆地内凹陷的分布和延伸。 2)北黄海北缘断裂带和西缘断裂带都属地壳型深大断裂,规模较大,其中北缘断裂带延伸长于330km,西缘断裂带延伸长于210km,推测它们与刘公岛断裂带、朝鲜西缘断裂带一起,控制了北黄海的形态。 3)北黄海盆地是在早中生代残留盆地基础上形成的侏罗一白垩纪褶皱裂陷盆地,具有复杂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