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及优化方案设计——以山东省为例
【6h】

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及优化方案设计——以山东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2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相关理论综述

3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系统视角

4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

5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综合评价模型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评价

7山东省同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比较研究

8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优化总方案

9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的具体方案

10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科学发展必须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企业的发展壮大又依赖于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不仅是区域战略层面的大事,更是一个区域是否能造就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推动区域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关键。因此,从这些方面看,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就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实践的发展需要理论上的跟进,政府决策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但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不相符的是,理论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甚少。从已有的一些研究来看,过去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研究甚少,既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内涵,也没有建立起适合大多数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即便有的地方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也大都是肤浅的、定性的或应用范围和实用性很有限的。因此,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和优化方案既可以弥补以往理论研究的不足,又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优化本地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科学依据。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利用了文献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具体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系统视角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科学界定,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范围、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构建了四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其次,设计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熵值法、G<,1>法和“乘法”集成法,并以此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再次,在更大区域内,利用战略眼光对山东省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在对未来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进行定性、定量预测基础上,设计了未来15年优化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的总方案,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建议。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科学界定的创新。 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创新性的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内涵与外延。二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指标体系的创新。本文构建指标体系时把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水平指数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指数的二级指数。三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评价模型的创新。本文的评价模型是一种利用“乘法”集成法把G。法和熵值法综合起来的一种综合评价模型,所以,评价更科学、更客观。四是本文没有只站在山东省内研究经济发展环境,而是跳出山东省,在更大区域内利用战略眼光对山东省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行比较,得出“加强山东同环渤海经济区的合作也是优化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的一种方案”。五是本文的趋势预测方法虽然也有人在研究其它问题时提到过,但本文设计的三种经济发展环境备选方案的组合以及用此定量方法来选择山东省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方案还是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1)本文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四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二级指标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水平指数(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数(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三级指标有两类,第一类是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水平的分别评价,第二类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分别评价,这两类都由资源支持指数、环境支持指数、社会进步指数和经济水平指数构成;四级指标为具体指标。 (2)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它们是差(低水平、弱可持续发展)、中(中等水平、基本可持续发展)和良好(高水平、强可持续发展)。 (3)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总方案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另外,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环境除了要立足本区域做好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外,还要加强区域间的协作,为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和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条件,在更大空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