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研究
【6h】

中国商业银行票据市场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0前言

0.1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

0.1.1问题的提出

0.1.2文献综述

0.2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

0.3本文的结构安排

1票据市场的理论基础

1.1票据无因性及真实票据理论

1.1.1票据的无因性原则

1.1.2真实票据理论

1.2票据无因性原则和真实票据理论的简要比较

1.3以票据无因性原则为基础的票据制度的普遍性

2中国票据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

2.1.1中国票据市场总体发展水平

2.1.2中国票据市场的基本结构

2.1.3中国目前的票据利率体系

2.1.4中国为促进票据市场发展所采取的举措

2.2中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

2.2.1现行中国票据市场的理论基础所存在的问题

2.2.2现行中国票据市场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国际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中外票据市场的区别

3.1国际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

3.1.1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

3.1.2英国等西欧国家票据市场的发展

3.1.3 日本票据市场的发展

3.2中国票据市场与国外票据市场的区别

3.2.1票据的种类

3.2.2票据的参与者

3.2.3票据的利率

3.2.4票据的中介机构

3.3中国票据市场与国外票据市场产生差异的原因

3.3.1票据市场产生的动因不同

3.3.2票据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同

3.3.3票据市场发挥的功能不同

4完善未来中国票据市场的思路

4.1中国应该以票据无因性原则为理论基础重建票据制度

4.2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4.3加强有关法律制度的建设

4.4扩大票据市场的种类,拓展市场规模

4.5发展融资性票据

4.5.1发展融资性票据的必要性

4.5.2发展融资性票据的可行性

4.5.3如何管理真实贸易票据和融资性票据

4.6完善票据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4.7完善活跃的中介市场

4.8加强对票据市场的监督管理及处罚力度

4.9发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小额资本市场

5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中国票据市场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来讲,票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管理流动性、提高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企业来讲,票据融资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一种短期直接融资渠道,对改善企业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和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对中国货币市场而言,票据融资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市场工具,对提高货币市场效率,丰富货币市场工具,深化和加快货币市场发展意义重大。 票据市场的飞速发展也加大了银行信贷资金的风险,近几年来票据诈骗案件屡屡发生,也给商业银行票据管理工作敲响了警钟。中国票据市场存在着不成熟、不完善、结构失衡、电子化程度不高等若干问题,通过研究国外票据市场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建议采取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加强有关法律制度建设、扩大票据市场种类、发展融资性票据、完善票据利率市场化机制、活跃中介市场等措施来完善中国票据市场。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和可行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借鉴外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经验,从理论基础及实践两方面分析中国票据市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分析,探讨发展和完善中国票据市场的方法。 本文主体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票据市场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票据及票据市场的内涵,票据市场的基础——无因性原则及真实票据理论,比较两者的区别。第二部分分析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票据市场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所暴露出的主要缺陷及矛盾以及中国为促进票据市场健康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第三部分研究国外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中国与国外票据市场的不同,通过借鉴国际票据市场发展的经验,探讨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思路。第四部分为从各方面阐述发展中国票据市场的思路,以无因性原则作为票据市场的理论基础,促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建立信用等级评级制度,完善票据的市场利率体系,发展融资性票据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