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湿地植物污水净化效果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6h】

湿地植物污水净化效果及其机理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人工湿地技术由于其低成本、运行简单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处理城镇污水、富营养化水体;河道生态整治;工农业废水治理等方面[1]。湿地植物是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果有重要作用,但是湿地植物由于种类繁多且存在地域上的限制,且不同湿地植物对不同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也不相同,因而适应本地气候且对水体中污染物有较好净化作用的湿地植物筛选及其净化机理研究,对于人工湿地系统的建设和广泛应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了山东地区常见的5种湿地植物,分别是香蒲(Typha orientalisPresl.)、绿萝(Scindapsus aureun)、青岛蔗草(S.trbsetosus Tang et Wang)、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inn.)、毛茛(R.japonicus Thunb.),研究不同湿地植物在静态污水处理条件下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对低、中、高三种COD浓度的污水中COD降解效果最好的是香蒲,5天降解率可分别达到79.0%、74.6%和62.7%,其次是青岛蔗草和绿萝,皱叶酸模和毛茛对不同COD浓度的污水中COD降解效果较差;对低、中、高三种NH4+-N浓度的污水中NH4+-N的降解效果最好是香蒲,5天降解率可分别达到78.7%、60.8%和73.7%,其次是绿萝和青岛蔗草,皱叶酸模和毛茛对污水中NH4+-N的降解效果较差;湿地植物在中等浓度自配污水中对COD和NH4+-N的降解效果要好于在高浓度自配污水中的效果;湿地植物在中等浓度自配污水中对COD和氨氮的降解效果要好于在莱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效果。
   选择对污水净化效果比较好的三种湿地植物香蒲、绿萝和青岛蔗草,进行其净化污水生理学机理研究。三种植物对污水进行净化、吸收和降解时,植物体内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均有所增强,说明湿地植物对污水中COD和氨氮的降解与其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一定的关系,降解效率较高时,植物体内的酶活力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降解效率下降时,植物体内的酶活力的水平也相应有所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