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研究
【6h】

基于粮食安全视角的我国粮食对外贸易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粮食安全最早是为消灭饥荒提出的,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故本文认为,我国现实国情已和当年时代背景迥异,适合我国国情的粮食安全概念应该界定为:粮食安全是国家力量提供的,满足国民以合理价格对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的合理需求的能力;以及在落实和执行这种能力过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活动。
   因此,粮食安全可以理解为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它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是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其二是粮食安全供给效率。安全保障水平自然越高越好,同时,提供一定安全水平的经济效率也越高越好。我国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在安全水平保障方面,应更多强调适应不断升级的居民粮食需求结构,和长期内粮食总量需求稳步增加的总量需求及其预期;而在粮食安全的经济效率方面,有必要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工作的经济效率来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粮食安全所处的基本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有必要将粮食安全工作和粮食对外贸易结合起来。本文论证了我国扩大对国际粮食市场利用的积极意义:扩大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利用,可以维护我国粮食供给总量的乐观期望、可以抹平短期粮食供给波动、可以提升粮食供给结构的合理程度、可以在不影响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安全供给效率。最终,扩大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利用,有利于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
   由于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硬约束,我国粮食生产并无比较优势,因此应当摒弃追逐过高粮食自给率的做法;同时,我国农业产业中仍有其它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因此,在粮食安全中涉及农民利益的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农产品牛产和贸易结构来实现,即通过农业产业内贸易实现比较利益。
   在我国粮食安全的未来形势上,工业化不断加深引起的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必然导致我国粮食生产和需求之间出现缺口,因而必然需要扩大利用世界粮食市场。世界粮食产量和贸易量的增速,都有高于世界人口增速的趋势,这意味着我国有扩大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外部环境。国内不断扩大的经济积累也将为更加深入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提供保障。最后,在扩大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利用宽度和深度,提升我国粮食安全工作经济效率的同时,并不存在明显的政治风险。
   因此本文最后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我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若干政策建议:在宏观认识上,要树立正确全面的粮食安全观、认识粮食贸易对粮食安全的积极意义,适当扩大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加大我国对世界粮食市场的利用深度和广度。在具体做法上,要不断改进粮食流通和粮食对外贸易制度,建立服务型贸易体制;要建设和完善粮食期货市场,提高对粮食生产、流通过程中各类经济信号发现的科学性;要根据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现状,通过农业产业内贸易发挥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最后要尝试直接“走出去”利用世界农业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