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南部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6h】

青岛南部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根据2006年8月(夏季)、12月(冬季),2007年4月(春季)、10月(秋季)青岛南部近岸海域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的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和优势种;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并探讨了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为该海域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如下:
   (1)共鉴定浮游动物成体89种,浮游幼虫35种,共计124种。其中使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中鉴定浮游动物117种,浅水Ⅱ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样品鉴定68种。包括原生动物2种、腔肠动物33种、栉水母3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29种、其它节肢动物12种、毛颚动物2种、浮游被囊动物2种、浮游幼虫35种。
   (2)春、夏、秋、冬季浮游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1895.92、120.96、2179.89、163.75 ind/m3,呈现秋季>春季>冬季>夏季的变化规律。春季浮游动物丰度与盐度显著性负相关;夏季丰度与盐度显著性负相关,与浮游植物密度显著性正相关;秋、冬季浮游动物丰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
   (3)春、夏、秋、冬季的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350.39、54.36、587.44、63.26mg/m3,呈现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的变化趋势。春、夏季浮游动物生物量与盐度呈现显著性负相关,秋、冬季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
   (4)香农-威纳指数呈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趋势;均匀度均值呈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趋势;丰富度呈现秋季>夏季>冬季>春季的趋势。
   (5)浅水Ⅰ型网数据中出现的优势种类有16种,浅水Ⅱ型网数据中出现的优势种类有12种,其中小拟哲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强壮箭虫、异体住囊虫、多毛类幼体、瓣鳃类幼体、桡足幼体在不同网型中均为优势种。
   (6)使用PRIMER5.2软件对各站位浮游动物数据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性60%左右,可以将该海域大致划分为三个群落,ZD-QD237、ZD-QD238、ZD-QD239、ZD-QD240为一个群落;ZD-QD255、JC-HH147、JC-HH148站位为一个群落。剩下的站位为一个群落。影响春、夏、秋、冬季浮游动物分布的关键因素分别为温度、盐度、水深/温度/盐度、盐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