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
【6h】

金融地理学视角下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前言

0.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0.4 创新点

1 金融地理学及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理论

1.1 金融地理学

1.2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

1.3 区域空间差异理论

2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分析

2.1 构建区域金融发展指标体系

2.2 环渤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差异分析

2.3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总实力差异分析

2.4 环渤海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分析

2.5 环渤海区域金融效能差异分析

3.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

3.1 区域金融竞争力实证分析

3.2 环渤海区域金融效率实证分析

4 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与海洋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4.1 Eviews 实证分析过程

4.2 结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金融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是由众多带有一定空间范围的区域经济体组成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区域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政策依赖性,各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明显差距,由此引发的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于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在空间地理分布上的差异,区域整体以及内部各省市的金融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这里主要以区域金融发展的情况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区域金融发展现存的问题、变化规律以及空间差异,为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进而缩小金融发展的空间差距,促进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本文基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结合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空间差异角度,对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环境、总量、结构和效能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区域内各省市间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相关金融发展指标,揭示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差异。同时,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DEA模型以及Eiews工具实证分析区域金融发展的竞争力、效率以及与经济相关性的问题,进而全面反映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以及空间差异情况。
  首先,回顾和梳理了已有的区域金融及其发展理论和研究成果,界定了区域金融、区域金融发展的含义,并简要介绍了金融地理学理论,为后文分析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基于金融地理学空间差异的研究角度,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发展总量、金融结构和金融效能四个方面,对环渤海区域内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和山东省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差异比较分析,并且描述了环渤海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金融在整体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以及与全国水平之间的差距。这种研究思路充分考虑了金融以及经济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差异,更加全面反映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揭示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便于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再次,按照一定原则构建测评金融竞争力和金融效率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对环渤海区域金融的竞争力和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环渤海区域各省市金融实力存在明显差距,但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金融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区域整体的金融竞争力实力和效率水平都在不断提高。同时,运用Eviews分析验证了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海洋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
  最后,综合以上研究分析和实证结果,对环渤海区域金融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达到促进该区域金融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