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服务及国际服务原理的综合保税区业务经营研究
【6h】

基于服务及国际服务原理的综合保税区业务经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前言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0.4 本文的研究思路

0.5 本文的创新

1.国际贸易特设区域概述

1.1 世界自由经济特区分类

1.2 中国保税区的发展

1.3 中国出口加工区现状概述

1.4 中国综合保税区现状概述

1.5 本章小结

2 服务及国际服务原理概述

2.1 服务的基本原理

2.2 服务的生产

2.3 服务的营销

2.4 服务的国家管理

2.5 国际服务原理

2.6 本章小结

3.基于服务及国际服务原理的综合保税区业务经营分析

3.1 基于服务的生产原理的综合保税区业务经营分析

3.2 基于服务的营销原理的综合保税区业务经营分析

3.3 综合保税区国家管理和国际服务业务分析

3.4 潍坊综合保税区服务业务经营分析

3.5 本章小结

4.综合保税区业务模式在其他国际贸易特设区域和中西部地区的推广

4.1 综合保税区业务模式在其他国际贸易特设区域的推广

4.2 综合保税区模式在中西部地区的推广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全球货物贸易及物流规模的扩展,对各个国家通关效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国国际贸易特设区域措施已成为各个国家解决通关速度的新宠。国际上国际贸易特设区域主要形式有出口加工区(1947年)、自由港(1954年)、自由贸易区、科技工业园区等。中国在对外开放实践中,结合中国特色,形成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以及近期新兴的综合保税区。这种综合保税区的模式是经国务院批准,需要设立在国家的对外开放口岸港区和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它整合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政策和功能,是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经济区。中国对外开放向深层次拓展,国家商务部非常重视,而“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特设区域”是国家近期关注重点之一。
  本文主要有三个核心价值:一是从综合保税区作为一个经济实体角度展开讨论,与以往的其他研究有重要区别;二是把综合保税区视为一个服务单位,运用服务及国际服务原理分析,有利于综合保税区经营单位各项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三是潍坊综合保税区作为非沿岸、沿边地区,相关业务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广大的非沿岸、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形成重要启示。
  论文首先对“国际贸易特设区域”一般原理进行介绍,“国际贸易特设区域”在理论方面不很完善,论文对此进行了罗列,从而深刻揭示其本质内涵。其次,论文从独特创新的角度,把“国际贸易特设地区”视为国际经贸活动的业务单位和“服务生产机构”,借助服务及国际服务原理进行讨论,提升“国际贸易特设区域”的工作水平。而“国际贸易特设区域”中综合保税区发展时间不长,论文重点对相关“新现象”进行有益探索,形成创新思考。最后分析综合保税区模式对于中国广大非沿岸、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形成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