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尺度涡对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的影响初探
【6h】

中尺度涡对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的影响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 .1 研究意义

1 .2 研究进展

1 .3 本文研究内容

2 数据及方法介绍

2 .1 数据介绍

2 .2 数据处理方法

3 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及A rg o浮标分布特征分析

3 .1 副热带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分布特征

3.2 Argo浮标的分布特征及0-S图特征分析

4 NPSTMW统计特征分析

4.1NPSTMW统计特征分析

4 .2 核心位温、核心盐度变化特征分析

4 .3 本章小结

5 中尺度涡的合成及其对模态水的影响

5 .1 中尺度涡的合成

5 . 2 NPSTMW在中尺度涡中分布

5. 3 中尺度涡垂直结构对NPSTMW迁移的影响

6 总结与展望

6 .1 总结

6 .2 不足及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利用卫星高度计提供的地转流异常场及Argo浮标温度盐度剖面,研宄了北太平洋副热带区域中尺度涡及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NPSTMW)的分布特性及中尺度涡中NPSTMW的统计特征。北太平洋副热带区域共探测到2992个生命史长于30天的中尺度涡,主要向西迀移,迀移速度为。通过融合Argo浮标及由地转流异常数据得到的涡旋资料,发现由于28° N以南远离NPSTMW生成区域,鲜有较厚NPSTMW存在。28° N以北反气旋涡中NPSTMW的平均厚度比气旋涡中厚60dbar;在反气旋涡中厚于150dbar的NPSTMW的概率是18%,而气旋涡中仅有不到1%。28° N以北区域NPSTMW厚度大于100dbar的核心位温的年际变化与黑潮指数的年际变化密切相关,而其核心盐度与NPSTMW的主生成区的上年暖季的蒸发降水通量有关。
  通过融合高度计资料和Argo浮标剖面资料,3377(3517)个剖面被用来重构气旋涡(反气旋涡)。在5-12月反气旋涡能把低位涡水体限制在其中心,而气旋涡中NPSTMW强度较周围弱。垂直断面上看,低位涡水体在反气旋(气旋)涡中心最厚(薄)。重构的反气旋涡(气旋涡)的“保留深度”是300m(500) m。“保留深度”即涡旋的旋转速度超过涡旋平移速度的最大深度。这表明反气旋涡比气旋涡不仅能生成更多模态水,而且更能保存模态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