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范祖禹《唐鉴》研究
【6h】

范祖禹《唐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史学思想研究

(二)史学风格研究

(三)版本流传研究

(四)其他

第一章 范祖禹和他的时代

第一节 范祖禹所处的时代

第二节 范祖禹的生平与思想渊源

一、范祖禹生平

二、范祖禹史学思想渊源

第二章 《唐鉴》的史学特色

第一节 《唐鉴》独特的史学思想

一、为君当以修身先

二、为臣当以德才立

三、治国当以谏为辅

四、威天下当以仁为本

第二节 史料选取的目的性

一、尊崇“祖宗家法”

二、慎任宰相

三、朋党之祸

四、不与民争利

第三章 《唐鉴》的文学特色

第一节 立意鲜明,自出机杼

一、观点明确,直言不讳

二、翻新出奇,不落窠臼

第二节 章法严谨,议论精妙

一、章法周密,滴水不漏

二、层层推进,议论精微

第三节 用典恰切,譬喻精妙

一、引经据典,俯拾皆是

二、博古通今,借古讽今

三、譬喻精妙,生动贴切

第四节 句法多变,炼字考究

一、四六骈句,抑扬顿挫

二、文脉贯通,气势纵横

三、炼字考究,一字不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二十三岁时,中进士甲科,擅长文史。宋神宗熙宁三年,司马光组织修撰《资治通鉴》,范祖禹作为编修人员之一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对史学、尤其是唐史的研究,自此成为纵贯其一生的主要工作。范祖禹一生著述丰厚,尤以参修《资治通鉴》及自撰《唐鉴》最为有名。《唐鉴》奠定了范祖禹在史学界的地位,他也被学者尊称为“唐鉴公”。在《唐鉴》完成之后,史学家们对此表现极高的赞誉以及广泛的关注。本论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三方面对《唐鉴》进行探究:
  首先,是对范祖禹创造的背景以及范祖禹的生平和思想渊源的研究。范祖禹生活时期,恰逢宋代学术大发展。传统治学方式、学术观念等都受到极大冲击,全新的学术体系得以形成。就史学领域来看,首先是强化了对历史的借鉴作用,而在历史探究方面则以“以史为鉴”为首要工作,范围也从此前的就事论事扩大到其他方面,如帝王心性等;此外,因为条件的趋于成熟,所以私家修史工作得以开展。面对上述学术背景,范祖禹在探究历史方面,也不再沿用古人方法,而以当朝政事为切入点,以社会现实为基础,有针对性的提炼出此前历史中可供参考的内容,并纳入到史学专著的核心内容中。
  其次,作为史学著作,《唐鉴》的史学价值不容忽视。本文第二部分,主要从其独特的史学思想和史料选取的独特性两方面来论述。《唐鉴》这部由范祖禹编纂的著作,以皇帝作为直接读者,结合讲读课本的方式将书册呈现于帝王面前。所以,在其文章中重点突出了对帝王的劝诫内容。通过对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目的的继承,充分发挥了以史为鉴的意图,此外还更为关注结合史实实现对儒家礼教、皇家地位等的维护。且因正处于新旧党派斗争阶段,在史料选取方面也可以看出其对变法派的相关映射。
  第三,从人们长期忽视的文学价值方面论述《唐鉴》,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这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其文学特色:立意、章法、修辞、句式。首先其立意方面可见“观点明确,重点突出”、“翻新出奇,不落窠臼”、“笔带锋芒,直言不讳”的特点。章法方面是严谨而不失圆滑,自成一格。对于修辞的运用主要大量引用大量经典和恰当的比喻。而《唐鉴》的句法是多变的,同时其炼字考究,一字不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