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线电频率监测系统智优化的研究与实现
【6h】

无线电频率监测系统智优化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无线电监测发展及特点

1.2.1 国内无线电监测发展及特点

1.2.2 国外无线电监测发展及特点

1.2.3 青岛市无线电监测站监测系统介绍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网络结构介绍

2.1.1 B/S网络结构

2.1.2 C/S网络结构

2.1.3 C/S与B/S网络结构的优缺点

2.2 数据库技术

2.2.1 ORAGLE数据库系统

2.2.2 SQL Server数据库

2.2.3 Access数据库

3 无线电监测系统智能优化设计

3.1 系统设计的总思路

3.1.1 整合系统结构

3.1.2 加强系统功能

3.1.3 改变网络控制方式

3.2 系统设计目标

3.3 系统结构设计

3.3.1 结构特征

3.3.2 客户端、设备服务端及数据服务端

3.4 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3.4.1 实时监测模块设计

3.4.2 信号定位

3.4.3 监测数据管理

3.4.5 系统管理

3.4.6 目志记录

3.5 数据库的设计

3.5.1 数据库的总体设计要求

3.5.2 数据库的分布设计思路

3.5.3 数据库表格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无线电监测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实现

4.1 实时监测模块的实现

4.1.1 频段扫描测量

4.1.2 离散扫描测量

4.1.3 单频测量

4.1.4 信号录音

4.1.5 单频测向

4.1.6 宽带测向

4.1.7 触发测量

4.2 联合测向功能的实现

4.3 监测数据管理模块的实现

4.3.1 测量任务功能

4.3.2 数据回放功能

4.4 系统管理模块的实现

4.4.1 监测站管理

4.4.2 台站数据管理功能

4.4.3 规划频段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线电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频率资源是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如何使有限的频率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无线电频率监测是对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有效监管、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青岛市无线电监测站主要负责青岛地区无线电频率监测的部门,近几年来该部门无线电监测设施的不断完善,大型固定监测站、小型监测站、搬移站以及移动站数量逐年增多,而目前该站从事频率监测的工作人员只有6人,现有工作模式却停留在人工分析处理阶段,这种工作模式对整体电磁环境的掌控和分析则显得原始和力不从心,随着精细化管理、网格化监测的目标提出,该工作模式亟需加以智能化改变,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是监测人员监管日常无线电信号的重要工具。目前民用无线电信号范围主要是20MHz-3000MHz。各种信号的使用必须遵循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按照预先分配的规则进行。如何掌握信号是否正常有序使用,就需要监测人员通过无线电频谱监测系统对已经取得频率使用执照的合法信号可以进行信号功率、带宽、使用地点的监测,对没用取得频率使用执照的非法信号可以进行监听、解调、定位等,确保使所有频率都能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划进行使用。
  本文通过对国内现有的无线电监测系统的研究,了解了各系统软件的结构、应用等,分析得出目前市面上各种软件平台的优缺点,通过同青岛市无线电监测站的监测一线员工共同使用该单位现有无线电监测系统软件,查找现有软件中不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缺点,探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确定符合本单位要求的系统功能及系统流程进行智能化优化设计,以提高监测效率,改善监测质量。主要成果如下:
  (1)设计了灵活的组网模式,采用C/S网络结构,单机采用服务端控制监测设备,客户端连接服务端方式;联网时采取服务端与服务端相连接,客户端连接任一个服务端即可连接整个网络。
  (2)设计了灵活的控制方式,用户既可以通过本机服务端对其他监测设备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本机客户端直接连接其他终端的服务端对监测设备进行控制。
  (3)实现了实时监测数据与数据库比对功能,在进行实时监测的同时可以比对出合法频点,非法频段,不明频点等。
  (4)实现了自动触发测量,通过预先设置对比对的出来的可疑信号触发监测网内其他监测设备完成单频测量、单频测向、信号录音等,初步实现了监测智能化。
  (5)设计了灵活的数据库,主要有MSAccessMDB、Oracle、SqlServer,不同级别的监测站可以选择安装不同的数据库,并实现相互连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