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降脂红曲微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s模型干预研究
【6h】

降脂红曲微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及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As模型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之一降脂红曲微粉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之二降脂红曲微粉对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之三降脂红曲微粉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对比研究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研究实验研究之一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影响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研究实验研究之二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研究实验研究之三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核因子-κB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研究实验研究之四降脂红曲微粉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中英文名词缩写对照

附 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以血脂康和洛伐他汀为对照,观察不同剂量降脂红曲微粉调脂和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及降脂红曲微粉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血脂、主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1.临床研究: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5个组,A组(降脂红曲微粉1/2剂量组),B组(降脂红曲微粉组),C组(降脂红曲粗粉组),D组(血脂康组)和E组(洛伐他汀组)。观察治疗50天后临床症状、血脂、载脂蛋白与抗氧化、血管内皮分泌功能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等指标变化。120例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6个组,上述A-E组和F组(空白对照组),观察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血脂水平、颈动脉和股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2.实验研究:6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组,给药治疗34周后,观察降脂红曲微粉、血脂康及洛伐他汀对血脂的影响;取主动脉做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及原位杂交检测主动脉NF-κBmRNA、MMP-9mRNA表达。结果:1.用药50天后,各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A、B两组临床症状总疗效的显效率及乏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C、D、E三组。各治疗组降脂疗效确切,其中A、E两组能显著降低TG水平;各治疗组能够调节ApoAI和ApoB100水平,降低ApoB100/ApoAI;A、B、D组治疗后Lp(a)显著降低。2.用药50天后,各组NO浓度显著升高,A、B、D、E组治疗后血中ET含量显著降低,各治疗组ET/NO、ET/CGRP显著降低;A、D、E组治疗后FMD均显著改善而NID未见显著变化;各组治疗后ox-LDL均显著降低,血清SOD活性均显著升高,除E组外,MDA浓度显著降低。3.用药6个月后,A、B两组乏力症状改善的消失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C、E组,B组对健忘症状的消失显效率明显优于E组;各治疗组降脂疗效确切,TC均显著降低,除C组外,各治疗组TG显著降低;各治疗组可不同程度降低颈动脉和股动脉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rouse积分;4.降脂红益微粉能降低ApoE(-/-)小鼠的血脂水平,抗SMC增殖、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斑块,并能降低主动脉NF-κBmRNA、MMP-9mRNA表达。结论:降脂红曲微粉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稳定斑块疗效肯定,剂量可以较常规粉碎者减半,值得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