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0T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价值
【6h】

3.0T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诊断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检查设备

3 检查方法

4 图像观察与分析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面肌痉挛组、三叉神经痛组与各自对照组可比性

2 常规磁共振自旋回波(SE)序列检查

3 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RTA)

4 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比数比

5 TN 侧、HFS 侧和非症状侧、对照组面神经、三叉神经根部的血管压迫形式比较

6 MRTA 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

讨论

1 原发性TN 及HFS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1 中枢机制及周围机制

1.2 免疫因素

1.3 其它影响因素

2 三叉神经、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的解剖学特点

2.1 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解剖结构

2.2 TN 及HFS 相关责任血管的解剖特点

3 责任血管与颅神经关系的判定

3.1 责任血管对颅神经压迫的程度

3.2 责任血管对颅神经压迫的类型

4 TN 及HFS 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4.1 传统影像技术的局限性

4.2 TN 及HFS 高场MRI 扫描序列的选择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本研究MRTA 阳性诊断标准

5.2 三叉神经、面神经神经根REZ 的影像学判定

5.3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

6 HFS 的手术治疗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3.0 T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MRTA)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 TN)、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HFS)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常规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及MRTA脑干薄层扫描16例TN患者和25例对照者、36例HFS患者和25例对照者,利用原始图像对两侧三叉神经和面神经进行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观测血管神经的关系。由2位医师盲法评判所见三叉神经、面神经根部与临近血管的关系,并记录责任血管的来源及其走行方向。患者组与各自对照组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卡方检验以明确有无统计学意义。HFS组中有5例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结果:(1)TN患者症状侧面神经根部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12例(75%),可疑接触3例(18.6%);无症状侧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1例(6.3%),可疑接触1例(6.3%);对照组双侧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2例(4%)。HFS患者痉挛侧面神经根部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27例(75%),可疑接触4例(11.1%);非痉挛侧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2例(5.6%),可疑接触2例(5.6%);对照组双侧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3例(6%)。(2)统计学分析结果:三叉神经痛患者症状侧和无症状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经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 P<0.001);面肌抽搐患者痉挛侧与非痉挛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0.5, P<0.001)。(3)常见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为小脑上动脉(superior cerebellar artery, SCA)13例(86.7%),小脑前下动脉(an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AICA)1例(6.7%),起源不清的血管(difficult identified vessels, DIV)1例(6.7%);压迫面神经的血管为AICA11例(35.5%),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9例(29%),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7例(22.6%)。(4)三叉神经根部压迫侧发生TN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49.74;面神经根部压迫侧发生HFS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为13.71。
  结论:研究结果提示,3.0 T MRTA为目前原发性TN、HFS病因诊断的较好影像检查方法,原发性TN、HFS的主要病因为患侧三叉神经、面神经根部受血管压迫或与其紧密接触。MRTA原始图像及斜矢状位和冠状位重建对神经血管接触敏感,能较好地显示三叉神经、面神经脑池段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原发性TN、HFS的病因诊断及MVD术前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