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镜相与中医胃脘痛证候相关性研究
【6h】

胃镜相与中医胃脘痛证候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1古代文献对胃脘痛的认识

2胃镜在中医中运用的研究

第二部分研究步骤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病例采集

1.2纳入标准

1.3排除标准

2胃脘痛证候诊断标准

2.1病名诊断标准

2.2证型诊断标准

2.3胃镜相采集、观察方法及胃镜相微观辨证

第三部分统计分析

1一般资料

2胃脘痛症状统计

3胃镜检查与胃脘痛证候相关统计

4胃镜相充血水肿与舌象和证候关系探讨

5胃镜相花斑样变与胃脘痛证候关系

6胃镜相微观辨证与胃脘痛证候相关性情况

第四部分讨论

1胃脘痛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与肝关系最为密切

2中医证候与胃镜辨病关系

3胃镜相与胃脘痛证候及舌象相关性的研究

4胃镜相微观辨证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著作一

论文著作二

展开▼

摘要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中医胃脘痛为研究背景,探讨中医胃脘痛各证候分布规律,同时运用中医诊断学的望诊方法,研究胃镜相与胃脘痛证候、舌象的相关性,并对胃镜相进行微观辨证,探讨胃镜相微观辨证与胃脘痛宏观辨证的一致性,为中医现代诊断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调研,收集病例资料,依据胃脘痛证候诊断标准,将胃脘痛进行宏观辨证,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将胃镜相与胃脘痛各证型进行相关性研究。 结果: (1)胃脘痛证候中以肝郁脾虚证最多,其次为脾胃虚寒证,各证型排列顺序从高到低为: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 (2)胃脘痛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与肝关系最密切。 (3)胃镜相微观辨证与胃脘痛证候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胃脘痛各种证候间转化以胃镜相粘膜变化为基础。 (4)胃镜相以充血为主者,舌色多红;以水肿为主者,舌色多白;胃镜相以水肿为主,舌形以胖大齿痕舌为多。 (5)胃镜相花斑样变中,红白相间以红为主者,以胃阴亏虚证最多;胃镜相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者,以脾胃虚寒证最多;胃镜相红白相间者,以肝郁脾虚证最多。 结论:胃镜相微观辨证与中医胃脘痛宏观辨证有密切的相关性,舌象与胃粘膜相也有明显相关性,胃粘膜病理变化是胃脘痛各证型转化的基础,胃脘痛各证候能够反映胃粘膜的变化情况。

著录项

  • 作者

    李媛;

  • 作者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诊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唯;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56.330.4;
  • 关键词

    胃脘痛; 胃镜相; 微观辨证; 宏观辨证; 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