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氮灌肠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6h】

清氮灌肠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和方法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选择

(三) 治疗方案

(四) 观察指标

(五) 疗效判定标准

(六) 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一) 患者一般情况

(二)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

(三) 两组治疗前后PTH、Ca~(2+)、P~(3+)的变化

(四) 两组治疗前后Hb、RBC、HCT的变化

(五)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六)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动物

(二) 药物与试剂

(三) 实验方法

(四) 观察指标和标本的采集与制备

(五) 统计学处理

二、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治疗前后各组Scr变化

(三) 治疗前后各组BUN的变化

(四) 治疗前后各组PTH、Ca~(2+)、P~(3+)变化

(五) 治疗前后各组贫血情况变化

(六) 组织病理学改变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一) 尿毒症毒素学说

(二) 矫枉失衡学说

(三) 肾单位高滤过学说

(四) 肾小管的高代谢学说

二、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则治法探讨

四、清氮灌肠方的药物组成及方药分析

(一) 药物组成

(二) 药物分析

(三) 现代药理学分析

五、清氮灌肠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理探讨

(一) 清氮灌肠方对PTH、Ca~(2+)、P~(3+)的影响

(二) 清氮灌肠方对BUN、Scr、UA的影响

(三) 清氮灌肠方对Hb,RBC的影响

(四) 清氮灌肠方减轻肾小管间质损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泻浊解毒、温阳活血法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5/6肾切除大鼠所致CRF肾功能及肾脏病理等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100例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氮灌肠方,每日灌肠1次;对照组予爱西特(30片/次,研碎加入150-200ml温水)灌肠,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肾功能、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激素(PTH)及中医证候脾肾阳虚、浊瘀阻滞的症状积分变化,比较其疗效差异。2.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中的随机10只设为正常组,余50只以5/6肾切除法建立CRF大鼠模型,手术一周后从尾静脉取血检验造模是否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清氮灌肠方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清氮灌肠方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共5组,术后1周起各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的药物,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同时观察PTH、Ca2+、P3+、红细胞(RBC)、Hb、红细胞压积(HCT)变化和肾脏病理改变。结果:1.经3个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明显改善(P<0.01), PTH、Ca2+、P3+的化验指标明显改善(P<0.01),血红蛋白升高(P<0.05),和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清氮灌肠方能明显延缓5/6肾切除大鼠的Scr、Bun增长趋势(P<0.01),治疗12周后高剂量组PTH、P3+增高趋势、Ca2+降低趋势较模型组、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能延缓贫血加重,与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两中药治疗组大鼠肾脏较西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肾脏颜色红润,病理病变轻。结论:临床研究表明清氮灌肠方具有改善肾功能,纠正Ca2+、P3+紊乱,降低PTH和改善贫血的作用。实验证明清氮灌肠方具有保护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活血、泻浊等作用,减轻残余肾组织的肾小球硬化,使残余肾间质-小管损害减轻有关,从而延缓了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