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志(恐志)因素与早期高血压病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6h】

情志(恐志)因素与早期高血压病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一、中医对情志理论的认识

(一) 中医情志理论概述

(二) 情志致病特点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中医理论

(一)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病机

(二) 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三、中医情志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四、现代医学心理学情绪理论

(一) 现代医学心理学中情绪的相关概念

(二) 情绪致病生理机制

(三) 情绪致病特点

五、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研究

(一)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二)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研究

六、现代医学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一) 不良情绪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二) 情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治疗的必要性

临床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所需试剂及仪器

(二) 研究对象选择

(三) 研究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一) 一般资料数据统计

(二) 临床研究数据统计

三、结果讨论及分析

(一) 血管内皮相关活性物质研究

(二) 情志(恐志)因素选择依据

(三) 临床实验结果分析

动物实验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 所需试剂及仪器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方法

二、实验结果

(一) 大鼠行为学变化

(二) 大鼠神经内分泌指标及电镜结果

三、结果讨论及分析

(一) sICAM-1 和 VCAM-1 的相关研究

(二) 血管内皮层与扫描电镜的相关研究

(三) 方法选择依据

(四) 动物实验结果分析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恐志因素对早期高血压病患者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内在机制,以探讨恐志因素与早期高血压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本研究分为动物实验和人情志刺激实验两部分:1、通过统一观看电影《咒怨》观察恐志刺激对无明显情志主导患者和恐志情绪主导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2、通过参照Takashi方法对比观察恐志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所有研究指标的结果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应用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临床结果:高血压患者受恐志刺激后血压升高,变化有统计学意义,但恐志倾向对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化无较大影响;观看电影前无明显情志主导状态组比恐志主导状态组的NO和E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在观看恐怖电影刺激后,无明显情志主导状态组比恐志主导状态组的NO和ET水平仍降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观看电影刺激后无明显情志主导状态组和恐志主导状态组分别比观看电影前两组的NO和ET水平增高(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动物结果:恐志模型组大鼠的冻结时间明显有异于对照组(P<0.01);WKY大鼠组的ET、VCAM-1、sICAM-1水平较SHR大鼠对照组低,NO水平较SHR大鼠对照组高,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HR大鼠恐志模型组与SHR大鼠对照组相比,ET及NO水平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VCAM-1和sICAM-1水平同样增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HR大鼠恐志模型组与WKY大鼠组相比,ET、VCAM-1、sICAM-1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扫描电镜显示三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均不相同,其中恐志模型组大鼠的胸主动脉壁内皮细胞损伤严重,脱落较彻底,内皮层表面沉积物较多,且沉积物被粗细不等,交错成网的纤维状物质包裹。
  结论:恐志可以影响早期高血压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