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及机体机能状态对胃运动的影响
【6h】

不同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及机体机能状态对胃运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实验仪器及药物

二、实验方法

(一) 胃内压测定

(二) 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

(一) 针刺足三里穴或中脘穴对正常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二) 针刺足三里穴或中脘穴对胃运动低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

(三) 胃窦部扩张状态下针刺足三里穴和中脘穴对胃内压的影响

讨论

(一) 足三里和中脘影响胃运动作用机制的研究

(二) 穴位选择依据

(三) 动物模型选择

(四) 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穴位效应的因素,观察不同针刺手法、刺激强度针刺足三里、中脘穴对不同机能状态大鼠胃运动的影响。阐明穴位的作用性质与不同刺激参数和不同机能状态的关系。
  方法:对SD大鼠足三里或中脘穴分别进行不同的针刺刺激,采用液囊记录胃内压变化的方法观察针刺前后胃运动的改变。(1)生理状态下,选用不同强度的手针和电针对两穴位进行针刺,观察该状态下两穴位对胃运动的作用特点,并筛选出作用效果较好的一组手针和电针刺激。(2)建立胃运动低下模型和胃窦部扩张模型,选用生理状态下效果较好的手针和电针刺激对两穴位进行针刺,观察这两种状态下两穴位对胃运动的作用特点。
  结果:三种不同状态下,不同针刺刺激足三里穴均可引起胃内压升高,胃运动增强;不同针刺刺激中脘穴均可使胃内压下降,胃运动减弱。不同刺激参数和机能状态可引起穴位作用效果出现强弱差异。
  结论:足三里和中脘对胃运动的调节有其固有的性质,且两穴位的这种功能属性不会随刺激参数和机能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