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调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6h】

调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病例资料

(一)IBS 的西医诊断

(二)中医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

二、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分组

三、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观察指标

(三)疗效评定

(四)统计学处理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症状比较

(二)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

(三)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的变化

五、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中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一)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归属

(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三)古代文献关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

(二)发病机制

(三)诊断标准

(四)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三、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探讨

四、方药分析

(一)调肝扶脾方药物组成及用量

(二)方药分析

(三)现代药理研究

五、调肝扶脾方的药物作用机制探讨

(一)改善胃肠道运动功能

(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降低内脏敏感性

(三)抗炎、调节免疫

(四)缓解精神心理异常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运用调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泄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通过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调肝扶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性和可行性。
  方法:(1)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中医症状总积分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试验组服用导师的经验方调肝扶脾方水煎服。对照组给予口服中成药固肠止泻丸,每次5克,每日2次。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以连续用药4周为一疗程,共用2个疗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后证候综合疗效、治疗前后各临床主要症状积分作出综合评定。
  结果:1.试验组30例中,临床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愈率加显效率占70.00%,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30例中,临床治愈2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治愈率加显效率占36.67%,总有效率60.00%。两组比较治愈率加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泄泻之肝郁脾虚型IBS的症状,两组相比较,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调肝扶脾法在消除或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上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