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化浊方治疗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
【6h】

健脾化浊方治疗脾虚痰湿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病例选择标准

(一) 病例诊断标准

(二) 病例纳入标准

(三) 病例排除标准

(四) 剔除标准

(五) 受试者退出或中止试验的标准

(六) 病例脱落标准

二、 临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病历资料

(三) 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一) 安全性指标

(二) 疗效性指标

(三) 结局指标

四、 疗效评定标准

(一)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二) 临床证候分级量化及疗效评定标准

(三) 肝功能指标疗效评定标准

(四) 血脂疗效评定标准

(五) B 超疗效评定标准

五、 统计方法

结果

一、 两组病例综合疗效分析

二、 两组患者临床证候改善情况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BMI 比较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酶改善疗效比较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改善疗效比较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比较

八、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B 超分度积分比较

九、 安全性检测

讨论

一、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

(一) 概述

(二) 常见危险因素

(三) 西医发病机制探讨

二、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

(一) 基础治疗

(二) 药物治疗

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学认识

(一) 脂肪肝的中医学归属

(二) 脂肪肝中医病因认识

(三) 脂肪肝中医病机探析

四、 健脾化浊方组方分析

(一) 组方立意依据

(二) 组方立意分析

(三) 组方中药药理学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健脾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脾虚痰湿证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客观地评价其治疗NAFL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以符合标准的60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健脾化浊方)和对照组(水林佳)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证候、血清肝酶(ALT、AST、γ-GT)、血脂(TC、TG)、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脏B超等的改善情况。
  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除血清肝酶指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之外(P>0.05),余各指标改善情况中药组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健脾化浊方使NAFLD脾虚痰湿证患者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保肝降酶、调脂降糖,同时肝脏B超影像学也得到改善,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剂指导临床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