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海拔地区汉藏族健康成人脑组织MR形态学对比性研究
【6h】

高海拔地区汉藏族健康成人脑组织MR形态学对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高海拔地区汉藏族健康成人MR Flair T2WI 序列侧脑室测量值的比较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高海拔地区汉藏族青年人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目的:研究高海拔地区汉藏族健康成人侧脑室系统发育状况,并观察族别间、性别间和年龄间的差异性。
  材料和方法:选择正常成人160例,均来自海拔2200米以上。脑室系统按吴氏正常脑室CT测量值方法测量,所有数据均在MR Flair T2WI序列下进行测量而得。包括头颅五项指标:侧脑室前角距离、侧脑室体部距离、侧脑室脉络膜丛球间距离、头颅最大内横径、两顶间距离,统计其均数及标准差,并计算归纳成如下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即脑室指数、侧脑室体部指数、侧脑室体部宽度指数、侧脑室前角指数。分别作汉藏族之间、性别之间、年龄之间的比较。
  结果:1、汉藏族别间比较:统计学差异存在于侧脑室脉络膜丛球间距离(汉族:53.63±3.46mm;藏族:51.53±3.88mm)、侧脑室体部距离(汉族:31.20±4.20mm;藏族:29.68±4.33mm)、头颅最大内横径(汉族:132.24±6.82mm;藏族:129.37±5.97mm)、两顶间距离(汉族:155.31±8.55mm;藏族:151.27±7.08mm)及脑室指数(汉族:1.68±0.16;藏族:1.62±0.15)(P<0.05)。2、汉藏族性别间比较:男性脑室测量值统计学差异存在于:侧脑室脉络膜丛球间距离(汉族:54.74±3.36mm;藏族:52.29±3.78mm)、头颅最大内横径(汉族:135.54±5.77mm;藏族:131.05±6.49mm)、两顶间距离(汉族:160.14±7.70mm;藏族:153.82±6.41mm)(P<0.05)。女性脑室测量值统计学差异存在于:侧脑室脉络膜丛球间距离(汉族:52.47±3.20mm;藏族:50.74±3.87mm)、脑室指数(汉族:1.73±0.19;藏族:1.64±0.15)(P<0.05)。3、多个年龄阶段汉藏族比较:统计学差异主要存在于18~29岁组,包括:侧脑室体部距离(汉族:31.85±3.71mm;藏族:28.33±3.93mm)、头颅最大内横径(汉族:135.68±6.14mm;藏族:132.02±3.89mm)、两顶间距离(汉族:158.44±8.32mm;藏族:149.33±8.59mm)及侧脑室体部宽度指数(汉族:4.31±0.51;藏族:4.77±0.82)。50~岁组脑室测量值统计学差异存在于侧脑室脉络膜丛球间距离(汉族:53.98±2.93mm;藏族:52.64±2.71mm)(P<0.05)。
  结论:汉族脑室测量值多项指标大于藏族,两族间差异性主要存在于30岁以下的青年人。MRI测量结果为临床和影像学对研究两族脑室结构异常及高原脑室系统疾病提供了客观量化指标。
  第二部分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研究高海拔地区汉藏族青年人全脑体积及局部脑灰、白质体积的差异。
  材料和方法:选择高海拔地区(2200米以上)健康青年人头颅MRI80例,汉族40例,藏族40例,均行3D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ast spoiled gradient echo,FSPGR)序列获取三维T1结构图像。数据分析在SPM5平台上进行VBM分析,分别行配准、分割和平滑处理后,计算分割后的全脑体积及脑灰质、白质体积并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局部的脑灰、白质体积差异采用SPM的组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汉藏族青年人全脑体积、脑灰、白质体积及脑灰、白质分数族别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脑灰、白质体积比较发现:汉族组右侧额叶中央前回局部脑灰质体积较藏族组减少(P<0.001);局部脑白质体积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汉藏两族青年人局部脑灰质体积在以中央前回为主的皮层结构存在统计学差异,是否与两族间的语言和行为运动方式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