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紧张型头痛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痹证筋结点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6h】

慢性紧张型头痛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痹证筋结点分布及用药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一是应用经络诊察手法寻找慢性紧张型头痛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痹证患者的筋结点,对其分布部位进行频数统计,找出分布规律,对其归纳、总结与分析,揭示该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二是对齐向华教授治疗该病的临床处方进行收集分析。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来指导中医的临床用药以及经络疏通的治疗,从情志、经络角度为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本研究以《中医郁闷不舒状态评定量表》和《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痹证评定量表》为工具,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出116例慢性紧张型头痛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痹证的患者,对患者全身进行经络诊察,判断并作记录其经络阻痹部位,录入数据库,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并且搜集患者的用药,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该疾病的药物使用规律。 结果: 1.筋结点分布规律 ①筋结点出现频数最高的部位在头部,其余依次为下肢部、胸部、颈部、背部、上肢部、面部、腹部,会阴部。 ②筋结点出现频率最高的前20个分布区依次为:左颞区、左肩胛区、左股内侧区、右股内侧区、顶区、额区、右颞区、右肩胛区、左胸锁乳突肌区、枕区、项部、右胸锁乳突肌区、右斜方肌区、左斜方肌区、左乳突区、左锁骨下窝、右乳突区、左乳房下区、右锁骨下窝、右乳房下区。 ③常见的关联组合包括:顶区与颞区;颞区与股内侧区;顶区与股内侧区;股内侧区与胸锁乳突肌区;颞区与乳突区;颞区与项部;顶区与肩胛区。 2.用药规律 ①通过对收集的116例病历进行分析,显示齐向华教授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痹证的常用药物为白芍、川芎、甘草、当归、柴胡、枳壳、防风、红花、半夏、桃仁等,共使用143味药物。 ②药物四气统计:以温性药物居多,其次为寒性药物,后依次为平性、凉性、热性。药物五味统计:辛味药物所占最多,其余依次为苦味、甘味、酸味、咸味、涩味。药物归经统计:根据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统计分析,在所纳入的143味药物中,以入肝经的药物最多,其次是脾经,其余依次为肺经、心经、胃经、肾经、胆经、大肠经、膀胱经、心包经、小肠经、三焦经。 ③常用药对组合共35组,包含8味中药,分别为:防风、白芍、红花、枳壳、柴胡、当归、川芎、甘草。其中当归-白芍最多为66次。 ④运用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演绎出14组药物核心组合,演化得出7个新方组合。分别是薤白-当归-檀香-砂仁-苏梗;当归-柴胡-檀香-桃仁;牡蛎-龙骨-蔓荆子-地榆;玄参-知母-莱菔子-火麻仁;白芷-赤芍-酸枣仁-羌活-薄荷-细辛;茯神-川芎-紫苏叶-甘草-厚朴;茯神-远志-紫苏叶-甘草-厚朴。 结论: ①筋结点好发于肌筋的起止点或交会点,肌腹,筋膜等处。其形态也因组织成分不同而不同,多为线样或条索样筋结、微粒或圆形结节。筋结点的分布多与肝经、胆经和膀胱经的走行密切相关。 ②系统总结了慢性紧张型头痛郁闷不舒状态经络阻痹证用药及其组方规律,用药多以活血化瘀药、理气药、解表药、补虚药为主,以疏肝行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疗原则,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