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晋尺牍文学研究
【6h】

两晋尺牍文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绪 论

第一章西晋尺牍

第二章东晋尺牍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尺牍文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应用文体,具有独特的文学审美价值,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散文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尺牍经过先秦时期的萌芽,两汉的私人化过程,以及曹魏的“自觉”发展,到了两晋,无论在数量,还是在内容、艺术上都达到了前代所无法比拟的高度,并且在多方面为尺牍文学的后世兴盛奠定了基础,也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书体进行系统评论提供了丰富的作品资源。 西晋一朝虽然“政失准的”,“士无特操”,但是不少尺牍与政局军事息息相关。首先,部分作品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八王之乱”给人们带来的对时事的愤慨不平和抉择中的进退两难。其间有傅咸《与杨骏笺》中对专权者的劝诫,《答杨济书》中对正直性情的表白,也有司马乂《致成都王颖书》、司马颖《复长沙王乂书》中的明争暗斗。其次,有关泉林廊庙抉择的尺牍作品。士人们或入世以求谋得声名,而在各种势力之间汲汲奔波,如政治高压下“每欲自杀”的顾荣,只留“华亭鹤唳”悲叹的陆机等;或出世以古代隐士自励,标榜自己脱于物外的清逸高远,如托于虚静的皇甫谧。再次,围绕灭吴之战有不少军事尺牍作品流传于世。它们或劝降,或离间,或述战时得失,或发军中感叹,于力柔气弱的西晋尺牍中开出别样一番气象。 陆云可称西晋尺牍第一家。其三十五封《与兄平原书》中有三十封专论文学创作,一改家书和论文尺牍之前仅以零星篇什存在的状态。其悲悼亡友的作品也很有特色,在吊文形式和书信对象两方面都有开辟荆榛的功绩。刘琨则以其铿锵刚利之作,清拔刚健之气于西晋文坛独树一帜。《与丞相笺》中的苍凉无奈,《答卢谌书》的成熟练达,千载之下,依然动人心魄。 在艺术特色上,西晋尺牍一方面体现了“采缛”的特点,如陆云的《答车茂安书》中对鄮县风物的挥洒描写;另一方面,大部分作品并无其它文体的繁缛浮华,也无对作品形式美的过分追求,或素面朝天,或略施粉黛。 东晋尺牍多零星小作,少宏篇巨幅。北伐的愿望,佛玄的兴盛,闲逸的风行使东晋的尺牍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南渡后,虽有祖逖、庾亮、桓温等人的北伐之举,然以北伐为主题的尺牍作品所存不多,且只有孔坦《临终与庾亮书》、桓温《与扰军笺》等略存豪气。时光流逝本如白驹过隙,江山沦落、亲友离散使东晋士人更加神经敏锐,感情纤细,因而对岁月的感叹几乎近于一种习惯,在东晋尺牍中比比皆是。江南的明山秀水和玄学的盛行,引发了士人们游山乐水的兴趣,其自然审美意识进一步形成。专力山水景物描写的尺牍作品于东晋滥觞。有晋以来,孝道为统治者所倡,加之礼学家和门阀制度的推波助澜,居丧之礼为时人所重,与此相关的尺牍在东晋也占了很大比例。闲情逸致尺牍是东晋尺牍最具特色的一类。时政造就了士人的敏感,当他们以此种敏感投诸生活时,生活的旨趣也被深深发掘。 尺牍与书法相结合形成别样一种尺牍形式——杂帖,其善在咫尺之内骋千里,于方寸之间纳百川。东晋尺牍大家王羲之的成就首先在于其繁盛了杂帖一式,于文于书均千古垂范。其《与会稽王笺》、《遗殷浩书》、《遗谢安书》等作品则展现了他非凡的军政才能和骨鲠爽直的个性。佛教的兴盛在东晋尺牍中留有鲜明印迹,俗家论佛以桓玄居首,沙门则以释慧远所存尺牍为最。桓玄之书显露佛门所为与世俗礼教之抵牾,慧远之书则于迂徐舒缓中自现佛理。 两晋尺牍在内容的丰富和艺术的完备中既体现了尺牍一以贯之的真实生动,又展示了自身鲜活的时代个性。而其中蕴涵的丰富时代文化又使其影响超越文学一域,辐射远阔。本文以两晋尺牍文学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系统全面的论述,使其真实面貌呈现于世人眼前,对其在中国尺牍文学史及散文史上的地位给予合理的阐释,从而对全面认识两晋文学作一点有益的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