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饥饿应激对藏羊AMPK及相关酶活性、糖酵解及肉品品质的影响
【6h】

饥饿应激对藏羊AMPK及相关酶活性、糖酵解及肉品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应激及其危害

1.2 羊肉生产现状和羊肉品质

1.3 一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

1.4 影响肉品品质的因素

1.5 本研究的内容、技术路线和目的

第2章 藏羊AMPK三个亚基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饥饿应激对其表达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藏羊组织中AMPK、ACC和GS酶活分布及饥饿应激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饥饿应激对藏羊肌肉AMPK活性、糖酵解、品质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饥饿应激对藏羊不同部位肌肉糖酵解和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藏羊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下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物种,生活在海拔3000m-5000m的高寒地区。与其他家畜的肉品相比,羊肉具有高蛋白、高能量、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性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藏羊生产过程中因季节性的营养不均衡导致的饥饿应激、长途运输或者长时间的驱赶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应激对藏羊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和屠宰后肉品品质影响很大。
  一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被称为机体的“代谢感受器”,在动物适应和抵御应激反应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克隆AMPK的三个亚基Prkag、Prkaa和Prkab;检测藏羊各组织中三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糖类和脂肪代谢关键酶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糖原合成酶(GS)三种酶在藏羊体内的分布后;分析了饥饿应激(正常饲养、饥饿24h、饥饿48h和饥饿后补饲四个实验组)对藏羊上述三种酶活性、肌肉糖酵解指标和肌肉品质指标的影响,初步阐明了藏羊饥饿应激与三种酶活性变化、肉品品质的关系。该研究结果为通过预防应激来提高肉品品质提供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结果表明,AMPK的Prkag、Prkaa和Prkab三个亚基在藏羊骨骼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小肠等7种组织中均有分布,且各组织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2)研究结果表明,饥饿应激可以使Prkag在藏羊心脏、肝脏和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rkaa的表达量只在藏羊的骨骼肌中有显著升高,而在心脏和骨骼肌中略有升高(p>0.05);Prkab的表达量只在藏羊的骨骼肌中有升高的趋势,在心脏和肝脏中几乎没有变化。
  (3)AMPK、ACC和GS三种酶在藏羊骨骼肌、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小肠等7种组织均存在,且在各组织中的酶活性存在差异。饥饿应激使藏羊骨骼肌、肝脏、肾脏和小肠组织中的AMPK酶活升高,ACC和GS酶活下降。
  (4)饥饿应激时间小于24h时对藏羊骨骼肌中的AMPK、ACC和GS活性、糖酵解指标以及肉品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饥饿应激时间超过48h时骨骼肌中的AMPK的活性升高,ACC和GS的活性下降;糖原含量减少,乳酸含量增加,pH值降低;肌肉的熟肉率和滴水损失下降,剪切力升高(p<0.05)。
  (5)藏羊不同部位的肌肉中,AMPK的活性大小为股二头肌>颈部肌肉>背最长肌;糖原含量为股二头肌>背最长肌>颈部肌肉;背最长肌的熟肉率和滴水损失最大;股二头肌的剪切力最大。饥饿应激对藏羊三个部位肌肉的上述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股二头肌的糖酵解和肌肉品质影响最大。
  本研究得到饥饿应激可以通过改变AMPK、ACC和GS的活性,影响肌肉的糖酵解速度,进而影响藏羊宰后的肌肉品质。给藏羊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给养殖业带来危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