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吕氏春秋》的治国思想
【6h】

《吕氏春秋》的治国思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 论

一、《吕氏春秋》治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诸子的治国思想

(二)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1.吕不韦

2.《吕氏春秋》

二、《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

(一)《吕氏春秋》的民本思想

1.民的地位

2.用民之道

(二)《吕氏春秋》的君道和臣道思想

1.君道思想

2.君臣关系和为臣之道

(三)《吕氏春秋》的德治和法治思想

1.德治思想

2.法治思想

三、《吕氏春秋》的经济思想

(一)农业思想

1.以农为本

2.农业发展观

3.农业管理

(二)工商业思想

(三)赋税思想

四、《吕氏春秋》的文化思想

(一)文化方针政策

(二)教育思想

(三)音乐风俗教化思想

1.音乐教化

2.风俗教化

五、《吕氏春秋》的军事思想

(一)战争观

(二)用兵策略

六、《吕氏春秋》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社会保障的基础

(二)对社会弱者的救助

七、《吕氏春秋》治国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及价值

(一)对后世的影响

(二)当代价值

1.承前启后的改革意识

2.宽容博大的文化胸襟

3.注重个体的和谐理念

参考文献

致 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全书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汉书·艺文志》把它列为“杂家”,由秦相吕不韦从3000门客中遴选才智之士编撰而成。它顺应了战国末期文化融合统一的趋势,对诸子百家的学说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系统整理,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著作。 学术界对吕不韦及《吕氏春秋》的评价一直存在争议。但并不可否认吕不韦是战国末年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其书也因自身价值的珍贵,对后世的影响脉络也历历可寻。《吕氏春秋》内容庞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农学、医学、哲学、教育、音乐等诸多领域,但其中心议题是政治理论。本文仅围绕着治国思想这个主题,从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军事思想、社会保障思想及《吕氏春秋》的当代价值等几个方面,对其加以论述。 《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它包括民本思想、君道和臣道思想、德治和法治思想三个方面。《吕氏春秋》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并对民本思想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论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用民的问题。作为君主和臣僚要修身蓄德、公正无私、求贤用贤、职责明确。在治国方针的选择上,主张德治和法治:德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体现,民本思想是德治思想的基础;法治以德治为基础,是促成德治的手段。 《吕氏春秋》的经济思想包括农业思想和其他经济思想,其中农业思想是论述的重点。它包括:以农为本、农业发展观、农业管理。同时主张不废工商,农工商贾全面发展。税收平等,专税专用等。 在《吕氏春秋》的文化思想中,论述了其文化方针政策、教育思想和音乐风俗教化思想三方面的内容。它追求“和而不同”的文化目标,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视人才、尊师重教、重视音乐风俗的教化作用,是颇具政治远见的。 《吕氏春秋》的军事思想和理论是吕不韦和他的门客们对战争经验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的本质,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批判了“偃兵”说,主张兴“义兵”,在用兵的策略上也提出了颇有价值的主张。 《吕氏春秋》的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是民本思想,发展农业是实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的物质基础。主张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时令,有针对性的安排社会救助活动。由于政见的冲突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其思想主张虽然在秦代未能实现,却超越了历史时空在汉代及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吕氏春秋》中所体现的承前启后的改革意识、宽容博大的文化胸襟、注重个体的和谐理念,在今天仍有着可贵的借鉴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